放量增长蓝莓产业存隐忧


受利好刺激影响,青岛蓝莓种植面积和产量快速放大,有“贵族水果”之称的蓝莓鲜果价格2012年首次大幅下滑。与往年动辄上百元的高价不同,2012年大田蓝莓价格显著下降,每斤三四十元的价位已十分普遍。

青岛蓝莓种植面积急剧扩大

在价格急剧下降的背后,是种植面积连年放大和产量快速增长。记者从胶南市(现黄岛区)有关部门获悉,自2000年底开辟国内第一个蓝莓种植园(600亩)至今,短短12年时间,该市蓝莓种植面积增长已至4.75万亩,其中,多数为近两三年内新增。同时,蓝莓产量亦大幅增长,仅2012年可采摘面积就达1.5万亩,产量3000吨。按照蓝莓小苗种植3年可采果、5年进入盛果期的生长规律,3-5年后,该市蓝莓产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增长两倍以上。

“蓝莓项目一窝蜂上,随着丰产期到来,产能将成倍扩大,价格竞争会更加激烈。”“有量而无质,不仅自己费力不讨好,还容易把整个市场的价格拉低。”张家楼镇蓝莓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逄坤照说。[详细]

投入过大蓝莓种植风险渐增


虽然蓝莓种植基地已在黄岛区广泛铺开,但大量的前期投入、漫长的时间成本,以及迅速扩张的产能增加了这一产业的投资风险。实际上,部分人已经开始单纯追求产量而不顾质量,盲目扩大产能。记者了解到,附近某种植基地2011年的产量为5吨,2012年猛增到40吨,但销售收入仅有200万元左右。


小小蓝莓,成本巨大

记者了解到,5年前张家楼蓝莓合作社总投资已近250万元。其中,仅建设大棚就投资200多万元。另外,每棵苗木的价格是18元,100亩地共购买了2.56万棵苗,总计46万元。

“从栽苗到结果需要3年的时间,这期间完全是人工、肥料成本的持续投入,不见产出。”逄坤照给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的土地承包费一亩地为800元,100亩地的费用是8万元;该基地需常年雇佣工人,50元/人/天,平均每天雇用15人,一天的人工成本为750元,按照工作时间200天,一年大约需要15万元;另外,肥料一年需要5万元,一年的费用也近30万元。

“蓝莓需要6-8年才能达到丰产期,届时亩产可达1吨左右,但在此之前产量很低,前3年甚至见不到果实,我是第5年才赚回本钱来。”逄坤照说,2012年其合作社产出大概为16吨,收入大概为200万元。[详细]

效益虽然可观销售已显压力


与成百上千乃至上万亩种植的大企业不同,散户种植在销售渠道及价格上缺乏竞争力,加之蓝莓鲜果难以保存,导致一些散户不得不以超低价忍痛售卖。


产能增加销售压力随之而来

黄岛区宝山镇前沟村农民孟广荣是村里第一个种蓝莓的。看到附近企业规模种植效益不错,2010年,他在流转的50亩土地上种上了蓝莓,为尽快见效益,他购买的是10年的大苗。去年,他又在蓝莓地里建起了7亩大棚。加上建看护房和冷库,前后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其中,20万元来自当地政府提供的贴息贷款,此外,还享受了每亩1000元的蓝莓种植补贴。

与记者聊起这两年种蓝莓的感受,孟广荣有喜有忧。喜的是,蓝莓种植效益可观。他说,蓝莓园2011年开始采摘,尽管当年天气原因蓝莓减产,但每亩仍有约3万元的毛收入,除去成本,利润仍然可观。另外,当地政府对于蓝莓种植有多项扶持政策,比如,贴息贷款、大棚补贴等。忧的是,蓝莓销售难日益加剧。2011年第一次收获,因为没有销售渠道,蓝莓果又不易保存,于是他与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蓝莓种植企业签订了包销协议,但每斤20多元的价格让他不太满意。2012年,由于整个市场行情下滑,企业给的蓝莓收购价格更低了,“蓝莓丰收,但效益不见得比去年好。”

受蓝莓种植效益刺激,从2011年开始,前沟村又有十几户农民种起了蓝莓,目前全村蓝莓种植面积已近500亩。“大伙儿去年新种的蓝莓多数是1—2年期的小苗,今年还没有采果。过两年采果的时候,村里的蓝莓产量会增长10倍,销售出路将是个大问题。”孟广荣颇为忧虑。[详细]

避免一哄而上寻求差异优势


面对当下蓝莓价格急剧跌落甚至卖难,黄岛区几家较大的蓝莓种植加工企业反应不一。


青岛蓝莓产业走向何方?

在国内最早开辟蓝莓种植园的青岛杰诚食品有限公司选择了坚持以蓝莓种植和鲜果销售为主业的发展战略。公司副总经理艾冬梅对记者说,十余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有机种植,谨慎扩大种植规模,除最初的600亩蓝莓种植基地外,又在去年新辟了一处600亩种植园。“近几年,青岛本地和我国北方、南方的蓝莓种植面积在迅速扩大,品种很多,市场价格也越来越乱。”

与杰诚公司战略不同,近年来,青岛沃林蓝莓果业有限公司蓝莓种植面积扩大较快,目前已达1.5万亩。除了销售鲜果,沃林还介入深加工领域,并且正着手扩大加工规模、增加品种。考虑到卖冻果附加值较低,该公司近期以蓝莓冻果为原料,推出了自己的蓝莓果酱、果干、果汁等产品。“不过,我们现在的生产能力比较小,今年下半年准备再投资建设两条蓝莓果酱、果干生产线,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品种。”

张卫国认为,下一步,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和市场接受度提高,蓝莓深加工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与北美、欧洲和亚洲的日本等种植蓝莓早于中国的国家相比,目前国内的蓝莓鲜果行情仍然较好,因此多数种植企业鲜果销售所占比例较大,且以内销为主,外销比例较小。 [详细]

突破鲜果瓶颈呼唤产业升级


“当前,政府部门应做好宏观引导和市场信息收集沟通,以产业链的思路来理性运筹,完善细化好蓝莓种植、收获、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牢牢把握市场的主动权。”


青岛蓝莓还有很长的路走

记者从黄岛区有关部门了解到,蓝莓是当地大力扶持发展的三大特色农业之一,全区适宜蓝莓栽培的面积约为18万亩,2012年种植总规模已达4.75万亩,种植面积遍及17个乡镇(街道)、136个村。 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发展模式和“露天+大棚+冬暖棚(设施栽培)”的生产方式,积极解决不同季节的蓝莓市场空当,抢占国内外市场。

对于当前蓝莓价格快速下跌,该负责人分析说,蓝莓是近些年经人工驯化培植引入我国的高品质果品,“贵族水果”的标签引发了各地蜂拥而上,蓝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急剧放大,而产业链条上的加工环节远远没有跟上,蓝莓以鲜果销售为主加之保存困难,价格一路下降在所难免。

蓝莓鲜果价格快速下降已引起了各界重视,在深加工领域,相关企业将在产能、产品品类上有所作为,另外,不排除民间资本甚至蓝莓种植大户涉足蓝莓深加工领域的可能,由此而言,蓝莓鲜果卖难不会是长期行为,生产加工配套只是个时间问题。 [详细]

后记:


青岛蓝莓正经历成长烦恼

山东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导报特约评论员杨风禄表示,蓝莓种植规模应当适度,不应盲目扩张。“农产品大部分以鲜果销售为主的现状,很容易因同质化引起价格战,蓝莓栽培的资金成本高和时间周期长也增加了产业投资风险,扩产的同时更应主动在深加工环节掘金。”


做好蓝莓种植规划引导、避免“一哄而上”市场大起大落,在蓝莓深加工产能、蓝莓深加工品类及科技含量上有所作为,已是摆在农民、企业、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


本专题资料来自:2012年7月30日《青岛日报》第3版 《蓝莓:“成长的烦恼”》;2012年7月30日《经济导报》A2版《“高端水果”身价大跌“贵族”蓝莓扩产隐忧》;2013年6月8日《半岛都市报》A14版《青岛蓝莓瞄准世界前三》。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