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声的“青岛观”

俞正声与吴小莉畅谈俞正声与吴小莉畅谈

俞正声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 仍不忘青岛东部发展

2009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的俞正声接受凤凰卫视专访。在专访中,俞正声讲到在青岛时城市建设的不足:我在青岛工作了八年,青岛原来是个老城区了,德国人在的时候搞的老城区,后来向东扩展建立新城区。新城区呢,沿着海边一线,本来应该建的更宽的绿地,结果盖了过多的房子,这个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都批出去了,这是一个很难弥补的一种缺憾。[详细]

俞正声在青岛改革研讨会上发言俞正声在青岛改革研讨会上发言

俞正声的东部大开发:“下”活青岛“一盘棋”

1992年4、5月间,“青岛出让市委办公楼及其他黄金地段给中外投资者”的消息成为全国各大媒体上的热点新闻。俞正声批评说:青岛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想不解放,还向全市宣布:要拿出市区最好的地段向国内外拍卖和转让。俞正声说,青岛建设要向东部发展,“八五”期间城建要打翻身仗,“东迁”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详细]

俞正声的“青岛梦”

俞正声培育了海尔等知名企业俞正声培育了海尔等知名企业

俞正声的民营企业观 培育海尔、海信等知名企业

2007年刚调任上海不久,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就发出了“为什么我们留不住马云?”的疑问。俞正声也曾感叹上海为什么没有孵化出中兴、华为和联想这样的企业。俞正声说,民营经济的发展不足是一个大缺陷,主要反映在新兴产业上,新兴产业要有新机制,完全靠老产业是困难的。10余年前,俞正声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市长期间,这个港口城市在短时间内培育出了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国内知名企业。[详细]

俞正声曾在青岛有个地铁梦俞正声曾在青岛有个地铁梦

俞正声曾在青岛修地铁 建好一个区间和两个车站

“在胶州湾修建桥隧这个事,早在1992年俞正声在任的时候就开始论证了。当时一共有六个方案,三桥三隧,其中一个隧道的方案是从青岛的太平角到薛家岛。然而现在修建的是从团岛到薛家岛,这就令所有要去黄岛的车辆需要穿过青岛西部的老市区,当时那个区域的道路狭窄,交通流量本身就有限。”因此鲁海到现在还是觉得当初的方案比较科学。可惜当时俞正声调任以后,桥隧和地铁都停止了。[详细]

俞正声的“青岛情”

俞正声在开发区合资企业现场办公俞正声在开发区合资企业现场办公

俞正声曾夜访印染厂 在青岛赢得"品牌市长"美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烟台市市长,俞正声在中国率先写下的房改第一笔,成为一项有标志性的改革突破。在青岛工作期间,建设国际化都市的新构想、国际资本的大流入等,让人看到了俞正声的魄力,而对工业品牌建设的重视,使青岛的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在全国有了响当当的名气,他也因此得到了“品牌市长”的美誉。[详细]

俞正声在学生宿舍与学生们交谈俞正声在学生宿舍与学生们交谈

俞正声曾半夜和夜班工人谈心 轰动青岛纺织业

在青岛做市长时,正值全国纺织业疲软之时,为掌握一线真实情况,他半夜来到印染厂,和夜班工人谈心听建议。市长夜访一事轰动了青岛的纺织业,人们从中看到了决策者抓经济的决心。至今,青岛一些纺织厂的老厂长们还感念敬重这位老市长。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虚名不可图”是俞正声的一个准则。”[详细]

生活中的那个“老俞”


老百姓喜欢叫他“老俞”

俞正声在青岛时曾通过电视公布财产 接受监督

在市民眼中,俞正声随和没架子,座车不设特殊号牌,外出时要求警车在后尾随不扰民,走在路上和环卫女工、游客随意攀谈,很多老百姓喜欢叫他“老俞”……而在一些干部眼中,俞正声很严厉,有一副冷峻面孔,遇事总要盘根问底,如被问到有些情况不清楚时就会被批评。俞正声在青岛工作时,就曾通过电视公布自己的收入、住房和接受礼品的处理情况,让群众监督。[详细]

生活中的老俞:逛书店转书摊 上街买菜自己下厨

生活中的老俞随和没架子生活中的老俞随和没架子

“多做实事,多解决问题,不求波澜壮阔,但求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是俞正声的从政信条。俞正声是个书迷,逛书店、转书摊,是他忙中偷闲的嗜好。已有多年网龄的俞正声,每天都会上网看新闻。俞正声的父母亲都曾担任新中国省部级领导。其夫人张志凯现已退休,他们育有一子。以前在工作之余,俞正声有时也会上街买菜,有空时也会自己下厨。尽管他已是一个比较地道的北方人,但他依然钟情南方菜。[详细]

俞正声曾对青岛人的自满感到忧虑 咱还高傲吗?

据悉,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的俞正声对部分青岛人有“红瓦绿墙大海”的东方威尼斯自满感有非议和焦虑;强调增加改革和开放的力度。”青岛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自我感觉太好……如今快20年了,咱还高傲吗?[详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