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统的粘性与耐性

    对所有经历过时间消磨的经验者而言,传统大致像影子,有光亮的地方,就有投射。到目前为止,人大约还没有力量能够绝对阻止光亮,因而这个传统的影子,便日复一日地延续,也日复一日地在不经意处或要害部位,增加些新的元素。所谓传统,既与生俱来,又影影绰绰,刮风下雨台风海啸,以为能够改天换地了,打开窗户,却发现废墟的下面,传统依然雨后春笋一般坚忍不拔。这番景象,大概就是传统的粘性与耐性。

 传统艺术 (资料图)

 现代艺术 (资料图)

    青岛的本土史如棉花糖一般长,翻箱倒柜挖地三尺下来,一本潮乎乎的文明史确也琳琅满目。如果仅从城市史角度看,就简单许多。城市初始,本土文化遭遇外力砥砺,步履维艰。辛亥年呼啦啦来了百八十弄过千古文章的读书人,建造些潜楼之类的深宅大院,仕文化士文化和实文化盘根错节,时间一长会从高墙之上蔓延街肆,成了雅俗共赏的城市时尚。稍不留意,发现头顶上店铺招牌写字的主,掉下来会砸死半条街。由是,传统的粘性与耐性,便多了些市井的新鲜味道。不伦不类之中,却也一呼百应般酣畅淋漓,令人醺醺然。

    这并不妨碍大院里的独处与坚守。高墙之内,清晰、清醒、清白、清苦的传统守望者,如高山流水一般淡泊明志,不管不顾一日千年的世俗变迁,一任一己的传统想象天马行空。如是数十年,如是上百年,从劳乃宣、张士珩、陆润痒、刘云樵、刘廷琛、吴郁生、王垿,到黄公渚、张镜夫、赫保真、郭味蕖、王苍、张伏山、苏白、张朋、梁天柱、孙德育、王仙坡、冯凭等等,一路下来,传统线索居然丝丝入扣。由是,所谓本土文化前世今生的来龙去脉,便也有了可供鉴识的文本积累。一不小心看进去,没有一年半载大概不会理出头绪。传统的扩散性与连续性,让传统的粘性与耐性,刻凿出一个一个守望者清晰的年轮痕迹。

    传统成为脉络,精神性担当首当其冲,一味抱残守缺不思进取,落花流水也就必然。艺术不是无本之木,本是人性,人性真善美的光芒,是传统不死的根本。检索100年的本土文化传统,不乏真性情,也不乏善举。1930年时,寓居青岛的清遗吴郁生以旧作数件捐赠苏州冬季书画济贫会和苏州书画赈灾会,次年又书"看公倒海取明月,试以银铺问梅仙"联再捐献苏州孤儿院,以书代资,救济孤贫。1934年湘鄂赣浙皖五省旱灾,9月下旬青岛市社会局以赈灾事大会游艺,挽名伶尚小云、名票俞珊等乐舞三日于平度路大舞台。国立山东大学理学院院长黄际遇《万年山中日记》记:"票价高者六金、五金、四金,以下有差。五、六年来已淡焉若忘,不涉足锣鼓之场,兹以事关振助,且乐观诸票友伎艺也。按其戏目则以第三日为配搭得宜,捷足先得中三排一座。"吴郁生与黄际遇,不同代也不同路,但在行善这一点上,都算是自告奋勇了。这个时候看本土传统,清晰的脉络之中,温暖的人间气息力透纸背。

    溜达3013年秋天的青岛街头,发现一些变化。诸如偏居一隅的天泰美术馆、嘉木美术馆、青岛当代艺术中心、九万里堂美术馆等等民间机构,尽管不大,也不张扬,却都自觉融入传统的发现与连接之中,成为一个传承者。世事喧嚣,人心浮躁,在这个秋风萧瑟的季节,有一个安静的地方能够安静地将传统脉络一一展开供公共品鉴,不说功德无量,大致也可谓积德行善了。所谓传统的粘性与耐性力量,如此可见一斑。

2013年11月08日 推荐

李明

青岛城市化和人文思想史学者,著《画说青岛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