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到的起点,依然是起点

  当2013年的新年钟声在地球不同角落彼此合鸣的时候,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人,各自距离不论何种意义上的起点,都已经非常遥远了。和新的一个年轮一同诞生的,有许多经验、感受、思想,这其中,许多东西会是新的,或者貌似新的。这种新与旧的对比,让一个新生美术馆的开幕展《城语者》,不经意间成为了贯通青岛本土艺术的标志性环节。

  在我看来,这场被策划者诠释为艺术家与城市之间的“私密对话”之所以具备事件性元素,并不在于一些新开始所预示的可能性,而在于不同样本与本源起点之间的自我丈量,所必然引发的回溯、比较与反省。这些不仅仅拘泥于时间长度的盘点,可以在部分意义上让置身其中的表达者标注出历程刻度、袒露些许真实并呈现一份清醒。坦率地说,不论对这场“私密对话”的任何一方,这样的线索清理与价值厘清,都是必要的。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一条“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微博,曾经让青岛在好几个星期里成为自媒体与公共媒体共同宣示善良的舞台。这种爱与援助的自发集合,为青岛的城市清明与道德正义,涂抹出了温暖的精神轮廓线。其实,一声“你若安好”的问候与期待,并不能淹没所有呻吟,也不能匡正所有道义,但难能可贵的是,这其中所表现出的善与爱的生命轨迹,却与艺术的本源冲动,血肉相联。

  从一般意义上观察,艺术家与城市的联系可能千差万别,而这其中的个体差别与图像差异,通常并不能构成规避独立性、批判性与参与性表达的借口。显而易见,善与爱的群体性缺失、独立思想的广泛性匮乏以及敏感性的钝化与想象力的延缓,必然成为创造力持续挥发的障碍,也必然会影响自由艺术精神的发扬光大。遗憾的是,这一切在今天却如同张贴着流行图像标签的文化病毒,肆无忌惮地侵害着艺术的肌体,让当代艺术逐渐堕落为歌舞升平的主流歌会或者财富堂会。如是,任何关于艺术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祝福,便轻飘飘地演变成一句毫无正义价值的慰问性口号,与真正的艺术精神渐行渐远。

  实质上,艺术家与城市之间的任何“私密对话”,不论从发生还是接受的角度衡量,都不可能不是一个公共性话题,也不可能背弃公共性原则。即便是最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个体,同样也会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表达对生长或者栖息城市的态度,呈现或清醒或隐晦或变异的个人情感。反过来,城市精神、气质、风格、习俗对艺术家的作用,城市主体对艺术家的态度,也会在相当意义上决定并影响着艺术家与城市的精神契合与关系亲疏。

  在我看来,叛逆、质疑和不合作,恰恰是自1980年代开始的青岛本土新潮艺术的精神主体,是当时的年轻艺术家自我释放、自我宣泄、自由表达的主题。在这之后的许多年,寻找并选择独立的表达,一直是许多本土艺术显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方式。这些不受束缚的自我创造与成长形态,为1980年代的青岛和同时期的中国前卫美术运动,贡献了价值指向确定的样本,成为了一个具有时代标志的精神坐标与表达现场。30年后,我想这样说:缅怀或许可以成为一个背景,一个参照,一个可以照见我们身体和灵魂的镜子。当我们独自站在这面镜子前头的时候,有些问题,我们必须回答。

  回不到的起点,依然是起点,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面对这样的事实,可能的选择并不多。

2013年02月21日 推荐

李明

青岛城市化和人文思想史学者,著《画说青岛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