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二路上的文学背影

  1930年1月初的一个星期日,16岁的即墨孩子于黑丁找到观海二路49号,拜访王统照。王与郑振铎、沈雁冰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时在青岛文学界声望显赫,观海二路的王家,类似文学圣地。对这次访问,于黑丁后来回忆说:“我找到了49号。走进大门,上了几蹬台阶,这寂静的庭院几株被海风轻轻吹动的落叶花木,似乎在欢跃地迎接春天的到来。开大门的人把我引入右边一幢小平房的一间陈设简单,朴素、幽雅的会客室。我站在门口朝上望去,是十几蹬高石阶,尽头便是一幢小洋房,这便是王统照师的住宅和书房。”

王统照故居
王统照故居

  一个地主儿子的反叛人生

  坦率地说,在20世纪前40年里,真正与青岛发生了一种最紧密的联系的作家,只有王统照,一个出生在离着这个新生的殖民城市100公里远的大户人家的儿子。在有记录的总数量为两位数的作家与青岛所构成的对应关系中,比较因各种原因寓居的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方令孺、沈从文、老舍、洪深、汪静之、陈翔鹤和萧红与萧军,以及匆匆来去的郁达夫、冯至、巴金、卞之琳等等,唯有王统照接近一个较为完全意义上的定居者,一个植根于本土的文学拓荒者,一个可以成为坐标的精神守望者。这个从山东诸城走出的地主儿子,经过济南、北京的历练,最终在青岛完成了蜕变,也完成了一个作家的职业积累。在这个意义上说,王统照是整个20世纪前50年中唯一的,在文化传统、地域范围、居住时间和写作内容上均属于青岛的本土作家。不过,这个时候的王统照也并不如意,所以坐在家里“悠然见南山(海)”的日子就多少有些无奈。也许正因为无奈的困扰,观海二路49号这个可以称呼为家的地方,便愈加显现出了难以忘却的温情。

  在20世纪的最后时刻,70多岁的王统照儿子王立诚曾表示,几十年来,他始终认为只有青岛观海二路49号的老房子才是他的家,他的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家。他说,“那里是我的父母生我、育我的地方,那里寄托着我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的一切。”王立诚自然不是王统照,但他对青岛,对观海二路49号的老房子的依恋,应可以在很大意义上代表着作家王统照的态度和情感。因为,已有的史料也清楚地显示着,从1926年起开始在观海路49号定居的王统照,断续地在这个被分为上中下三层的院落中居住的时间长度接近30年。这个长度,几乎是作家一生的一半,是作家有效写作时间的大部。

  王统照出生的1897年,正是德国海军士兵武装占领胶澳的一年。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人会预测到诸城相州镇王家的这个男孩,会在29年后和海边的一个叫青岛的城市,发生一种被历史记忆着的联系。在完成了保守的私塾学习后,离开相州镇家乡的王统照去了济南府,进入育英中学读书。5年后,王统照去了北京,就读于中国大学的英国文学系,随后开始尝试写作,逐渐成为有影响力的作家。

  中国大学是孙中山效仿日本早稻田大学,于1912年在北京创办的学校,宋教仁、黄兴、彭允彝等为前几任校长,孙中山自任校董。学校初名国民大学,国民政府拨款84500两白银为开办费,租得前门内西城根愿学堂为校址,1913年4月正式开学。1914年1月学校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合并,改称中国公学大学部,1917年 3月5日,在北京的中国公学大学部改名中国大学,迁入西单二龙坑郑王府新址,时在校学生已达千余。王统照考入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的时间是1918年,同年江西万安的曾天宇(1896―1928)考入政治经济系,次年辽宁沈阳法库人车向忱(1898—1971)考入法科。此前,四川温江县人王光祁(1891—1936)1914年进入中国公学大学部,学习的也是法律。期间主持学校的是早年留学早稻田大学的第六任校长姚憾。1921年姚憾任期届满后王正庭任校长,校务由副校长周龙光和教务长方宗鳌负责。早期涉及中国大学的头面人物,如校董、校长等,多是国民政府要员,少见纯粹学人,这也让中国大学的党派色彩,格外彰显。

  王统照在中国大学的学习状况无资料记录,关于其活动的叙述,多指向同期受《新青年》的影响和与郑振铎、耿济之等人的结识。1919年5月,他参加了北京学生火烧赵家楼行动,发泄出对政府在青岛权益问题态度软弱的愤怒。这是王统照第一次和作为前殖民地城市的青岛,发生关联。1921年元旦,24岁的王统照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瞿世英、蒋百里、叶绍钧、朱希祖、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人发起创办文学研究会,发表宣言及简章,号召“为人生而艺术”。后研究会陆续增加有谢婉莹﹑黄庐隐﹑朱自清﹑王鲁彦﹑夏丏尊﹑舒庆春﹑胡愈之﹑刘半农﹑刘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等170多人。文学研究会“反对把文学作为消遣品,也反对把文学作为个人发泄牢骚的工具,主张文学为人生。”(沈雁冰《关于文学研究会》)从“为人生”出发,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反对“以文学为纯艺术”的观点。包括王统照在内的成员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产生了一批所谓“问题小说”,因此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1924年,王统照还曾与徐志摩一起,陪同访华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并作为其英语翻译。从1922年中国大学毕业到1926年离开北京到青岛,王统照的身份是中国大学教师。期间出版有长篇小说《一叶》、《黄昏》,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霜痕》,诗文集《童心》等。

王统照的作品
王统照的作品

  可以眺望胶州湾的阳台

  王立诚回忆说,大致是在1926年,祖母病逝之后,父亲王统照决定把家搬到青岛居住。他托人买了观海山西坡一亩多地,盖了十几间平房,为久居之计。王立诚相信,父亲选择这个住址,主要是为了风景优美。走出房门,就可以远看整个胶州湾和大半个市区,碧海蓝天,红瓦绿树。每天夜晚,市声静了下来,就可以听到夜潮的声音。雾天,还可听到德国人安装的一种便于船舶在雾天出入港口的自动报警喇叭的呜咽。“因为面西,每天下午,太阳光正射在我们的院落里,夕阳西下,照得海水一片通红”。为了方便观海,王统照还在书房外特意修了一座小平台,叫望海台,常常同朋友登台品茗、看海。访问者名单中除了有闻一多、老舍、朱自清、洪深、王亚平等前台文化人以外,更多的是接踵而至的文学青年。这些虔诚的朝拜者经常在这里坐拥王统照,像围绕在鲁迅身边的上海激进青年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每每想起这个场面,我就隐约联系起圣雄甘地,或许是好莱坞的电影看多了,把人物、背景、故事什么的都弄模糊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场景,一群人环绕着一个半人半神的身躯。有时,王统照也把书房题名为望海楼,这样,就彻底打通了屋里屋外的限制。王的这间书房里有一张床,一张写字台,此外就是书,“不但书架上摆满了书,而且地板上也堆放了不少的书,他从欧洲回国后又带来了几大木箱的外文书,屋里摆不下了,就临时摆在门外的走廊上,还有的一直没有开箱,直到抗战时被一扫而光。”

  29岁的王统照迁居青岛后,先后在铁路中学和市立中学任教,同时主编了青岛历史上第一本文艺杂志《青潮》,但这些经历都不长,因为,这期间王统照还东游了日本。1929年9月5日,王发表了在青岛完成的早期作品《刀柄》、《火城》。此后,王又创作了《海浴之后》、《沉船》等,这些小说,基本上都是作者依据在青岛耳闻目睹的故事写成。在青岛前期创作的小说,王统照收集在了1928年由上海复旦书店出版的《号声》中,而散文和杂文,则收在了生活书店的《青纱帐》和《片云记》中。

  于黑丁1930年1月初的星期日对王统照的拜访,让这个后来的河南文联主席记忆了大半生。尽管时间已经消磨掉了许多有意味的细节,但在回忆这些早年经历时,于黑丁晚年的感念之情依然溢于言表。作为新文学在青岛的旗帜,王统照对文学新人的感召力不言而喻。如同于黑丁这样的文学信徒,当时在王统照周围还有不少。王慢慢开导着他们的心智,统照着他们的文学前程。

1934年王统照在《文学》第三卷第一期介绍的波兰绘画
1934年王统照在《文学》第三卷第一期介绍的波兰绘画



  自然,王统照也不敢耽误自己的写作,拉拉杂杂笔耕不断,以验证一个写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信念。对作为作家的王统照,文学史研究者更为关注的是其在青岛创作的长篇小说《山雨》。主流研究认为,这部以青岛为故事背景的小说,描写了破产的农民背乡离井进入城市以后的生活状况,写出了“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与现象,以及农民的自觉”。显然,无论就农民与城市的突发性遭遇还是一个新生城市对一代背乡离井者命运的影响,《山雨》都是具有开拓意义的叙述尝试,是里程碑式的奠基之作。1933年《山雨》出版后,社会反响强烈,因《山雨》与茅盾的《子夜》同一年出版,因而,是年被文学评论界称为“子夜山雨年”。和王统照始终相互支持的茅盾则著文指出,小说《山雨》是“目前这文坛上应当引人注意的著作。”

1934年王统照在《中学生》第45期发表的《地方印象记青岛》
1934年王统照在《中学生》第45期发表的《地方印象记青岛》

  荷兰风车后面的诡秘

  1935年,王统照赴欧洲游历了一年。王立诚后来回忆说,当年父亲书房墙上挂有一幅日本古画,绘着深山古寺和僧人,还有一幅邓石如写的字迹飘逸的行书屏条。书桌上悬着一个小镜框,里面镶着他从荷兰带回来的一幅绣花手帕,绣着风车。书桌上有大砚、大笔筒、铜笔架,后来还摆上了一个铜制的罗马武士雕像,也是他从意大利带回来的。

  1936年春夏之交,王回到青岛后久,即南下去了上海,1936年7月出任了《文学月刊》的主编。1937年,迫于青岛形势的紧张,王统照举家迁往上海,这一去,就是8年。直到抗战结束后,王的一家才又重归故里。此时,王的观海路老宅已是家徒四壁,家具、藏书、资料都被劫掠一空,剩下了的只是一个空宅子。回到青岛的第二年,王统照成为山东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去山东大学任教,本来应该是王统照一直期待的结果,不料却因为日益恶化的政治环境而变得越来越失去了价值。1947年闻一多被刺悲剧发生,这成为王愤然辞职的重要理由。结果,中文系教授的板凳没坐多长时间,他就拍拍屁股,走了。伴随着这些黯淡的事件,王出版了《银龙集》。此后不久,王统照在一个他相信是光明时代来临的时候前往济南任职,最终离开了青岛,一个在他的一生中极为重要的城市。

  王统照曾就读的中国大学,1930年改称中国学院。1933年,中国学院毕业生张智忠、孙乐文先后来到青岛后,筹划开办一家经销新文学的书店,期间得到崇德中学教师乔天华、青岛民报副刊编辑于黑丁的赞同。同年9月,由中国学院同学宁推之出资500元,孙乐文、张智忠出资100元,在刚建成的东方市场租赁北门一处二层楼,开办起了荒岛书店。宁推之任书店经理,孙乐文、张智忠实际操持,店员有丁振清、于志杰、张福泰等。书店正门在广西路,门牌为广西路新5号,门头牌匾由乔天华题写。荒岛书店除经营新文学书刊外,还销售列宁、高尔基、绥拉菲默维奇等苏联政治文学和鲁迅等左翼作家作品,受到青岛文化界的普遍关注。任教国立山东大学的老舍、洪深、赵少侯,执教中小学的王统照、汪静之、孟超、王亚平,晨报副刊编辑萧军,市立中学学生黄宗江、李前管(后改名李普,曾任新华社副社长)等,都曾光顾。臧克家的诗集《烙印》、中国诗歌会成员沈旭的诗集《黎明前奏曲》和《避暑录话》单行本等,都曾由荒岛书店代售。期间鲁迅和萧军、萧红的通信,也由书店代转。荒岛书店的政治倾向,很快引起政府警惕。青岛市社会局局长储镇曾对宁推之的弟弟宁修本说,荒岛书店是反政府宣传的大本营。遂在1933年、1934年两次遭到社会局查封,多次被检查。1935年夏,当局到书店搜捕孙乐文、张智忠,二人因及时获知消息躲避,未被捕获。其后书店公开摆放的多是普通书刊,当局查禁的书刊除少量藏在店内,主要存在黄县路宁推之家中。

1947年 王统照撰写的评论《一代不如一代》
1947年 王统照撰写的评论《一代不如一代》

  每况愈下的中国学院1949年3月在北京停办,从中国大学到中国学院,这间早年具有黄埔军校一般号召力的政治大学前后历36年,终于在一个改天换地的时刻,结束了历史使命。

  1957年11月29日,王统照去逝,终年60岁。20世纪的后来岁月,作为王统照学生的作家于黑丁都经历了,直到2001年逝世。遗憾的是,我们在于黑丁后半生的文字里,看见了铺天盖地的热烈,却惟独看不到他自己的思考。我们不确定他遗留下的文字,是不是他的真实想法。这种情形,接下来我们在《青岛民报》一帮年轻的副刊编辑身上,同样可以感受到。在这里对这一普遍现象进行指责或许是容易的,但这意义已经不大,唯有真正深入其中,发现不同个案的复杂成因和经历者的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变化,才可以洞悉一个时代的真相。以已有的经验推测,我相信那里面一定充满了种种危机、噤声与诡秘。

2013年03月08日 推荐

李明

青岛城市化和人文思想史学者,著《画说青岛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