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栈桥和栈桥的公共时代

  一百多年里,始终被视为青岛标志的栈桥在民间先后有若干俗称:前海栈桥、南海栈桥、大码头。这个著名的水上建筑位于青岛湾北侧,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一条稍后开通的商业大街成一直线相连。始建于1892年秋天的栈桥为清朝总兵章高元所施,1893年春末竣工。时栈桥全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是胶州湾军事防地最早的军用人工码头。

青岛栈桥老照片
青岛栈桥老照片

青岛栈桥老照片
青岛栈桥老照片

  章高元在青岛湾建筑一座海上栈桥的意义在于建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企图就此扼住胶州湾的咽喉。这一举动此后不久即被证明是正确的。但正确的却未必有效,当1897年11月德军远东舰队从上海赶至胶州湾奔袭时,栈桥并没派上用场。是年11月14日,成了摆设的栈桥被借口军事演习的德军当成通道,顺利登陆。

  青岛进入德国租借地时代后,栈桥成为货运码头。1901年5月扩建,北段第一次使用水泥铺面,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这一次扩建将桥面向南延长至350米,延长部分为钢架木面结构,增铺轻便铁道,以利运输。1905年前后,商货运输移至青岛大港,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专用码头。

青岛栈桥资料照片
青岛栈桥资料照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军围困青岛,日军首先从崂山仰口湾登陆,但当其全面占领青岛后,仍效法德军,在这座桥上举行了一个阅兵仪式。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后,中国水军也在此阅兵,以显示主权的收回。后来的历史变迁,如日军第二次占领青岛、抗战胜利、美军驻守青岛,栈桥虽然已完全失去了其军事地位,但其作为青岛主权的象征,亦人所共知。

青岛栈桥资料老照片
青岛栈桥资料老照片

  1923年,栈桥北端两侧辟建为公园。1931年9月至1933年4月,青岛市政当局投资25.8万元扩修,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桥身延长至440米,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并在南端增建了半圆形防波堤,堤内新筑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定名回澜阁。该阁占地151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阁身由24根朱红亭柱支撑,外柱成廊内柱间墙,黄色的琉璃瓦顶。阁中有螺旋楼梯,扶梯而上可至顶层。顶层是一圆形大厅,四周全是宽敞的窗户。1933年6月的一份名为《改筑前海栈桥并修理北段旧石桥》的档案曾载:“于堤上增筑八角二层洋灰亭,以备夏令纳凉之用。亭之周围为便利游人休息起见,添置铁架木椅二十把。亭内添筑石碑一座,以作纪念。”回澜阁八角亭的建成,标志着栈桥功能的完全转变。尽管此前10余年间,栈桥已由军事供给线转为民用码头,但这一中式建筑的完成,宣告了栈桥和平的公共时代的来临。

  从此,栈桥成为青岛的标志性建筑物和著名风景点。

青岛栈桥承载了青岛人太多回忆
青岛栈桥承载了青岛人太多回忆

  成为公共景点的栈桥,此后进入无数文人记忆,如郁达夫、王芸生、黄际遇、梁漱溟、汪静之、陈伯吹、端木蕻良等等。1933年11月26日黄际遇《万年山中日记》记:“遥望栈桥,兀出海岸,蜿蜒里许,绝少野游,贪步前趋,曕眺徘徊之乐,寡可共者,间遇数辈,或老或少,亦在吐纳屈伸,领略清景,凡能早起至此舒锻身体者,决非甘于坠落之人,若夫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形影相吊,皆都市万恶之归也。辇毂之下而不涉足者年余,芳草独寻人睡时,寒潭空映日出处,得此秋声,归而图之。”1934年8月9日郁达夫《避暑地日记》记:“午后,友人俱集,吴伯萧君亦来访。在回澜阁前,摄了一影,大约《北洋画报》下二期将登印出来也,摄者为该报记者陈氏。”

  在30年代,青岛的游览手册上曾载有这样的诗句: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晚泊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人倚栏杆水拍堤。旧时青岛八景之一的“飞阁回澜”,指的就是秋日满潮时的栈桥。此时,大片大片的翠波漫过桥面,回澜阁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着金光,如一只小红螺漂荡在海面上。也就是在这时,这里开始成为青岛“眺望海景最佳处”。1930年9月受聘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的闻一多,曾在散文《青岛》中描绘栈桥黄昏时的海上夕阳说,“西边浮起几道鲜丽耀眼的光,去别处你永远看不见的。”

2013年05月28日 推荐

李明

青岛城市化和人文思想史学者,著《画说青岛老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