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持观念摄影的黄磊,在青岛的“动静”不大,艺术圈和摄影圈熟悉他的人不多,但走出青岛,在中国摄影版图上随便一找,会发现他竟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在者。
他冷静而带着一点忧伤的影像表达,假借局部手工着色的处置,在当代艺术领域里生成了一抹极端个性的色彩——2000年,上海东廊的不合作方式展;2005年,广州摄影艺术双年展;2009年,比利时布鲁塞尔美术宫“静观:中国当代摄影”展;2010年,北京草场地01100001画廊“一天”个展等展览,显现了黄磊一路走来的价值度和当代性。
黄磊 |
黄磊是“地道”的青岛人,1972年生于台西,在嘉祥路上的小学,在一中读初中,青岛艺术学校师资班毕业后,分配到莘县路小学到老师,做了五年美术老师。
这五年老师生涯是黄磊跟母亲的约定。1996年的夏天,期限到了,黄磊就没再上班。
黄磊开始摸相机是在1991年,第一个月的工资加上一块钱,换了一台凤凰205。最初是为积累素材而摄影,1993年起,开始摄影主题创作。
到1997年离开青岛前,黄磊一直在摄影圈外。学校对面的4808厂里有几个影友,但大家都走在“审美”的路上——拍花拍鱼拍美景,拍灯会糖球会,参加照相馆的月赛以换几个胶卷。
黄磊对此不算适应,他如同一个漫游者,在大街小巷里转悠着,拍拍残破的墙,被扔掉的模特与玩具,红绿灯里的魅影,以及海边和动物园等系列,连一直支持他的父母都觉得这确实有点“浪费”。
因为自幼跟随父亲学画,初中时又有三年在青岛六中的业余学画经历,使黄磊的摄影总和绘画有某些因缘,他由此也开始了在相机着色的尝试,企图以此来拯救隐藏在照片之中,那些哀伤的物相与感情。
黄磊作品-南瓜 |
1997年的5月,黄磊离开了青岛,去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也不算是去上学,只能算转着看看,在学院对面的地下室,和一帮学生混在一起,同时开始漫游北京,拍摄地铁等系列题材。
黄磊的运气很好,当年年底就认识了戴汉志(1946—2002)。荷兰人戴汉志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早期推动者之一,1993年前后中央美院外墙与美院画廊中间的那个过道就是他搭建的当代艺术“展场”,这却是中国当代艺术最早的展览发萌地之一。1993年,促成“中国前卫艺术展”,将王广义、严培明、方力钧等十四个艺术家的作品推介到了欧洲,后来与艾未未等人创办了艺术文件仓库。
戴汉志推介黄磊的同时,黄磊也开始结识荣荣(卢志荣)、张离等人,他的创作和荣荣极为投契。那时候,马六明和荣荣在六里屯同居一院。马六明搬走后,荣荣就跟黄磊说:“你快来吧,暗房、器材以及交流都方便。”后来创办三影堂的荣荣,当时是东村最忠实的纪录者,现在是中国当代摄影的推动者。
黄磊作品 |
有独立、自觉的创作美学,有系列、充分的作品积累,同时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破土时刻融入核心阵营,应该是构造黄磊艺术路途的因缘际合。
2000年,黄磊参加了由艾未未和冯博一策划的上海东廊的不合作方式展,出品的是幅宽两米的巨大影像,从资料中看,其中一幅被一个巨大的头骨充盈了画面,如同X光片发出的正片质询。
在2005年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上,摄影评论家顾铮这样论及了黄磊出品的《动物园》系列:“他把这些拍摄于动物园的照片施以主观性强烈的手工着色方式,营造了一种梦境色彩,强调了作为人工文化装置的动物园空间的超现实的一面。”
黄磊在六里屯即将拆除的2002年回到了青岛。一个视力模糊的早晨忽然来了,而且一下盘亘了三个月,那几乎是一段绝望的时光。对一个靠眼睛来生存的艺术家而言,生命中的一半“影像”几乎天天都是杜尚的《下楼梯的女人》。
好在噩梦很快过去。黄磊又开始了来来往往的北京与青岛间的穿梭,但他还是把更多时间留在青岛,他在集中做整理和手工着色的工作,出门拍摄的,多是延续早已经开始了的几个题材:海边、静物、景观等等,他在用不断地刷新工作,完成自己作品的前进和更替。
不工作的时候,黄磊喜欢用读书时光,新近,他甚至买了一本厚厚的《魔山》,他说这本托马斯•曼的小说,以前曾有个老版本没找到,终于买到了新的。
云南路旧居中,黄磊有间很小的卧室,被各种文学和艺术书籍围堵着。里面有很多本漓江版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集,他能随口说出《邪恶之路》的作者是意大利女作家黛莱达;也能分明地看出他喜欢卡夫卡;除此之外,或许许多年前,他还喜欢给书穿上书衣。那些书整齐整洁地躺在书皮里,书口泛出了时光的颜色。
作为摄影家,黄磊是在日常性中寻求表达的人,所以他对陌生化的依赖极低,这也使得他仿佛很简单就找到了一条通向当代艺术、当代美学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观念摄影。
他在慢慢地漫游着,以黑白的影调,定格自己的所触及的伤感与忧愁,再用着色的方式,把它们擦亮并呈现出来,平衡着内心的疼感与快感。
这也如同艺术最本质的两端:一端是绝望,另一端是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