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走过风雨九十年,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而一所学校走过风雨九十年,就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如今,人们走过单县路46号青岛一中,看着校园里那些永远青春可爱的面容,会想到黄晓明是青岛一中的校友。其实,青岛一中有着辉煌的过去,有过大师云集的时代,众多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在此执教,培养了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 、科学家……可谓星光璀璨,薪火相传。
资料图:青岛一中 |
青岛一中的前身是私立胶澳中学,追溯它的历史,要从国共第一次合作宏大的历史背景说起。私立胶澳中学诞生,国共诸多名人与之联系在一起。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丁惟汾、王乐平来青岛改组国民党组织。丁惟汾、王乐平、陈名豫、刘次箫等创立私立胶澳中学。陈名豫为校长,校址最初在德国人所建的毛奇兵营,很快搬到湛山大路的伊尔底斯兵营。
青岛一中的前身,在德国人建立的兵营扎根,深深触及到这座城市的历史。这仿佛是一个隐喻,象征着战争的枪和炮,只能强悍一时,而象征着文化的书与笔,却是永恒的旋律。从1924年私立胶澳中学成立,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从私立胶澳中学、市立中学到青岛一中,这所学校尽管几易其名,但依然顽强地生存下来。硝烟散尽,书声琅琅。风雨如晦的日子,师生们弦歌不辍,播种求知的种子,传递文化的火炬,教育的薪火相传,照亮惨淡的岁月。
这所学校的历史上,有一串串多么璀璨的名字。我们先来看看,在青岛一中的校史上,留下名字的作家、翻译家、诗人。
1924年私立胶澳中学刚成立,顾随就执该校教鞭,被聘为国文教员,这位“隐蔽的大师”,古典诗词,文学翻译,小说创作,书画艺术,无不精通,虽然只执教了两年,但是,他把文艺的种子播撒,文学家执掌教鞭,成为该校的一个特色。
资料图:王统照 |
1927年,王统照执教胶澳中学。王统照不像留下雪泥鸿爪的过客,他的家在青岛,对青岛的教育和文化贡献良多。在市立中学和山东大学的讲坛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开启世界文化之窗”的著名文学翻译家张友松,1931年7月开始在青岛市立中学执教。他是第一位把马克·吐温介绍到中国的翻译家,他是鲁迅的好友,出现在鲁迅日记中多达114处。鲁迅出钱给他筹办春潮书局,他帮助鲁迅打维权的官司。张友松在教学之余,翻译了文学名著《茵梦湖》。
1933年,湖畔诗人汪静之在青岛市立中学执教,带来一股“蕙的风”。在青岛,汪静之讲国文,把诗人的气质渗透到课堂之上。“感情奔放,声若洪钟,措辞激烈,动人心弦”。教学之余,他继续情诗的创作。因为汪静之、章铁民、卢叔桓在青岛市立中学当教师,他们邀请郁达夫来青岛。1934年7月,郁达夫来青岛避暑,遍游青岛,留下吟诵青岛的诗文。
资料图:青岛郁达夫故居 |
国产第一把小提琴的创制者、音乐家王玫,画家 、音乐教育家赫保真,画家孙占群,国画家于希宁等,都在青岛一中留下了旋律与色彩,他们都是岛城艺术教育的先驱。因为文学家和艺术家云集,文学和艺术成为这所学校腾飞的双翼。
从青岛一中的前身私立胶澳中学开始,学校内的活动,映射出历史的风云。革命的星星之火,从这里传播。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参加“一大”的两名山东代表邓恩铭、王尽美都曾在校开展工作。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虎视眈眈,不断挑起事端。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青岛一中校史的主旋律。学校设军训处,由海军教导团委派教官张翁汉负责(张系保定军校毕业),实行军事教育管理。抗战爆发前夕,不少学子,考入军校,保家卫国,有的战死疆场。像率领抗日游击队的周浩然,他们成为英灵。
一所历史悠久的中学,培养了无数的栋梁。一中校史上的作家群,和山大校史上作家群,交相辉映,谱写了青岛文化繁盛的黄金时代。一颗大树扎根历史深厚的土壤,不断向着蓝天生长。无数的名师就像一条璀璨的星河,照亮了走向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