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间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在青岛也有流传着类似的一句话:"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这样的表述,强调一座寺庙的历史,比一个城市的历史还要悠久。先于城市出现的寺庙、道观,是城市史前的文化化石。
青岛天后宫 资料图 |
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而青岛开埠于19世纪末。青岛天后宫,一座包围在德式西洋风中的中国古典风情,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它之于青岛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古老,更在于多元文化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片拼图。
青岛的城市史是以小渔村青岛村为基点,逐渐发展为一个黄海之畔的港口城市。海洋文明是青岛与生俱来的胎记。天后宫是中国沿海渔民朝拜之所,祈祷"妈祖"(天后娘娘),保佑出海渔民生命的安全,生产的平安,充满了对鱼虾满仓收获的美好愿望。千百年来,沿海渔民以此为朴素的信仰、精神的寄托,从事海洋渔业。反有出海口岸初,岸边就耸立着天后宫,以此对抗深不可测的风险和风浪。作为近现代文明的青岛港口城市,就是从青岛村小小的口岸发展而来,海洋民俗文化是它不可割断的文化血脉。
青岛,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资料图 |
德国在1897年占胶澳以后,第二年即着手进行城市规划。规划完全按照欧洲城市文明最新成果,对青岛进行定位 。城市核心区就成为欧洲人生活和营业区,这个范围大致从火车站以东到老衙门(位于今太平路东端)一带,北至德县路到观海山-观象山-信号山-青岛山一线。德国的行政、司法、金融、教育等主要设施都集中在欧洲区。而天后宫自诞生以来,遇到了最为强劲的对手,也是最为复杂的考验。德国人对这个小庙,欲除之而后快。
显然,这是一次对话,一次日暮西山的晚清帝国与正在崛起的德意志帝国的对话,一次中国传统庙宇建筑与西方发达城市文明的对话,一次中国传统的海洋民俗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海洋文明的对话。德国人低估了青岛村人的抗争。整个青岛村都被拆除了,但这一次德国人遇到了宁折勿弯的压力。以胡存约为首的青岛村乡绅,在与德国人的对话中,渐渐占到了上风。
《胶澳志•人物志•乡贤》中也记载:"胡存约……先世经营商业,事母至孝。青岛开埠之始,市政权操诸外人,华商稍能自振代表同业以参与市政者,仅傅炳昭、丁敬臣、包幼卿、周宝山、成兰圃与存约数人而已。德人议移天后宫,存约与傅炳昭等力争之乃止。"
德国人在这次对话与争斗中,选择了妥协。这是一个明智的抉择,不论对德国人还是中国人。这个决定,不仅延续了青岛的历史和文脉,尊重青岛村人的情感与信仰,而且是为这个城市奠定了文化的品格,中西交融,这才是海洋文明的蓝色调。当一片崭新的德式建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崛起,在青岛的欧人区,人们看到"海山处处皆新色",而吊古惟凭天后宫。
现在来看太平路19号天后宫,被包围在一片德式建筑中,坚守着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在前海风雨潮声之中孤独地守护这份本土血脉。这种胜利在历史的长河中,耐人寻味。它是以一种"太平"的方式存在,它彰显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文化品格。
天后宫内有几棵名贵的古树,正殿前的两株雌雄银杏树为明代建宫时栽植,已经历五百多年的风雨沧桑,每年秋天,在一片红色屋顶的映衬下,这一叶一叶金色的小扇子,在海风中,哗哗作响,无言地述说这个城市的往事。财神殿前还有一棵100多年的厚朴。每年4月,枝头绽放大瓣白色的花瓣,靠近花托处,透出红色,如同姑娘的娇羞。前院还种有几株冬青树和两株桂花树,据介绍,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满树的桂花会使整个院落清香飘溢。天后宫如同这院中的树木,几经考验,几经摧毁,但是由于具有强大的文化之根基,几度焕发出青春活力。
天后宫描绘 资料图 |
每年春节,天后宫举办庙会,名目繁多的文化和民俗活动,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人们。除夕之夜,新旧交替之时,人们共同撞钟十二响,祝福新年。当祈福钟声想起,钟声上升,在亦新亦旧的老城区回荡,在流光溢彩的栈桥海湾回旋,人们自然会想起,胡存约为保留天后宫的据理力争,王垿挥毫泼墨为天后宫题下匾额,老舍带着孩子到天后宫看进香……
这一切是历史,不是天后宫戏楼上上演的大戏。天后宫里的银杏由绿变黄,古庙与古树一起,守护着这个海滨城市的四季,保护着这个城市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