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呼啸的夜晚,在老城区江苏路北端,一抬头就看到“繁花”的灯箱盛开,在迷蒙的夜色中,孤寂而清冷,昭示着一种存在。
“繁花”是一个书吧,躲在老城区江苏路的一个小巷子里。这是一栋诞生于1930年代的老楼,红色的房顶高高耸起,德式老建筑的风貌。木质的地板,踩上去,咯咯吱吱,发出岁月中的回响。“繁花”的对面就是市立医院,一旁的精神高地上是红砖楼的圣保罗教堂。这样的格局,大概是一种隐喻,医院里每天都有人生死;教堂祝福人的灵魂,红色的塔楼把人的目光引向苍穹,引向浩淼的蓝天。“繁花”在川流不息的东西快速路的一侧悄悄绽放,因为有人文图书的存在,为老城区注入缓慢、优雅、从容的气息。“繁花”是让人安静下来,从日常的繁忙和无穷的工作中安静下来,从万马奔腾的快速路上停顿下来,从嘈杂、烦恼的纠缠中抽身而出,在这里,打开一本书,喝一杯醇香的咖啡,品味书时光。
世间总有一盏灯为你而亮,有一本书为你打开,有一杯咖啡为你沉醉。来了,放下一身的负荷,就是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
我和戴先生是在一个冬日的夜晚来到“繁花”,和几位朋友在此小聚。在浏览“繁花”的藏书时,最让我惊叹的当是一个房间里的书架上,全是外文书籍。尽管我不懂得那么多的外语,但是看到这样多的外文书籍,一排一排地陈列着,形成一种强大的气场,这应是文化的磁场,但凡爱书之人,看到这样的阵容,会从心底升起惊叹和敬意。一个人,读的书是多么的有限啊。而无穷的书,包围着我们,就像蓝色的海洋包围着大陆。
“繁花”之所以成为“繁花”,它汇聚了大量的爱书人的心爱之书,每一个人在此有一个书架,陈列自己的藏书,或者分为专题,或者某一类别,或者影响自己最深刻的50本书。这是我们的图书馆,这是我们的繁花,书与人交织出一幅繁盛的气象,令人沉迷。
在氤氲的书香中,时间停滞。在一万册好书营造的氛围中,吃着简单的食物,夹几缕书香佐餐,聊书人书事,任窗外寒风呼啸。首先是一道蔬菜沙拉,用透明的餐具端上来,西红柿红润欲滴,黄瓜青翠鲜嫩,紫色的甘蓝切成细丝,黄色的菜椒是肥厚的片。蔬菜沙拉在装在透明的器皿中,在书吧里灯光的照耀下,发散出炫目的梦幻一样大 色彩。只用调料和沙拉酱调制,保持着蔬菜原有的色彩和风味,再加上书香的浸润,清新爽口。自己烤的面包,切成三角形,焦而脆,吃起来口感很好。
牛肉萝卜土豆汤,烤鸡翅,扬州炒饭,吃着简单的食物,看着一排一排的书籍,听着朋友讲文人掌故和文坛逸事。这样轻松愉悦的时光,头脑里冒出无数个泡泡。咖啡杯子被奶白色的泡沫覆盖,用小勺轻轻搅动,卡布奇诺打着转儿。
伫立在“繁花”的窗口,看着信号山下的万家灯火,心中升起诸多感慨。书籍是人世间最脆弱的东西,狂风可以卷走,大火可以吞噬,战争可以毁灭,但纸质是书籍又是顽强的,穿越几千年的岁月,绵延在人类的文明长河。只要人们吃饭穿衣,就需要阅读,需要书籍。书比人更长久,书籍和城市的灯光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