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美术寻踪·追寻李轲民(下)

  6、雕塑圈

  李轲民在青岛雕塑领域的作用显现并不算晚,在吴文家有关青岛雕塑的回忆中还曾写道:“1957年6月16日,青岛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在此期间,各类文艺工作者纷纷成立会、组。雕塑研究组即于此时成立。成员有李轲民、母振元、连义乾、刘玉珍、吴文家。李轲民被选为组长。”

  虽然此后,如同李轲民在信中所说,他参与了诸多雕塑任务的完成,但相对于文联系统和文化系统,身处中学教育系统的李轲民很难成为核心人物。

李轲民
李轲民

  他广泛的人际和学术交往,往往停留在书信当中,这些个人的情感,因为无法通过公共化的方式予以放大,李轲民本身又不是一个擅于以此作为炫耀资本的人物,所以有关他国立艺专的正科背景越来越黯淡。他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雕塑工作,钻研着自己的雕塑艺术,在公共社交领域,他往往承担的是师长和尊者的角色,并没有被强化为雕塑界的绝对领袖。

  而雕塑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起步也较晚,因为城市化进程的速度相对迟缓,其艺术价值的显现自然也要滞后许多。

  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王卓予曾有这样的感言:“解放前,雕塑系师生是带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走进教室的。那时候学雕塑多半是出于爱好,但选择这门专业前途如何?它是否能成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心里是没有底的。当时的现实,谁来重视雕塑?走遍全国各大城市,能见到几座雕塑?”

  所以,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前三代雕塑家的成长,与城市化进程的迟缓,有着不可分割的粘连。

  这种迟缓也包含了观念和美学理念的双重迟缓。无论1950年代初期的中国古代雕塑和民间雕塑学习的风潮,以及1950年中期以后的全盘苏化,1958年后中国雕塑在有关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道路中的苦苦探求,都和时代、意识形态,甚至工农兵形象有着不可分割关联,这些关联掩盖甚至淹没了雕塑作为一种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也使得其发展和流变变得沉滞而冗长。

  李轲民就是在这个沉滞而冗长的过程中继续着自己的艺术操练,因为区域平台的限制和寡落的同道交流者,使得李轲民的艺术追求更趋向于对艺术的执著本身。

  这只是一种抽象的精神。

  他躲在这种精神当中,享受着艺术带给他的快乐。在家庭生活内部也是这样,李遂说,父亲钻研雕塑的时候是不允许被打扰的,有人打扰,他就会生气、发脾气。

  1978年,在他退休之后,承担四方雕塑小组的于家骧邀他出场,他高高兴兴地接受了邀请,也兢兢业业地向雕塑小组成员传递个人经验。

  他没有丝毫的顾念,也并不以这只是个区域性的雕塑艺术兴趣小组为意。他甚至将自己在圈内的好友、同学介绍给小组的成员们,带领他们登门造访。在一些省际的雕塑展览中,他竭力向在济南担任评选工作的王昭善等友人推荐小组成员的作品。

  7、理想

  由于本身并没有处于文化和艺术系统的主流,岁月和日渐老去的年华,加上日趋平和与自然的心态,使他本来极容易拥有的“明星”艺术家风范,也似乎像流失的机会一样一去不返。

  意识形态的“拨乱反正”之后,雕塑艺术像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开始蠕动着复兴,许多艺术的专业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破土”,在获知中国雕塑学会在北京开始筹备的时候,李轲民曾小心翼翼地致信傅天仇询问,傅天仇告诉他,理事的选举都是通过各省美协组织,山东的情况他一无所知。此事后来当然是不了了之。

李轲民主持仿制的收租院泥稿
李轲民主持仿制的收租院泥稿

  虽然,世俗的荣誉和利益在李轲民那里已经算不得什么,但是一颗执著于雕塑艺术兴盛的理想之心却丝毫没有折损。

  在李轲民的遗稿中,有一个非常庞大的计划,这个计划一看题目即知其心意——《青岛城市雕塑十年规划方案》。

  李轲民在这个方案中写道:“从现在开始,逐年把青岛的历史人物,时代精神,革命业绩,美好形象,用城市雕塑的独特艺术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建立在青岛的街头、广场、园林、海滨等公共场所,以发扬革命传统,表彰优秀人物,装饰环境,美化生活,发挥永久的艺术魅力。”

  其规划包括为以李慰农、王尽美等为代表的革命人物塑像,为以鲁迅、闻一多、萧红、老舍、王统照等为代表的文化名人塑像,为以童第周为代表的科学家塑像,还包括为田横、蒲松龄等历史名人的塑纪念像;也包括在青岛路上建青岛城标雕塑,在小青岛上兴建琴岛传说雕像,在太平路沿海每隔百米建立雕塑长廊,在崂山北九水至潮音瀑沿途建立象形石雕等等。

  壮怀激烈之心清晰可见。

  与此同时,李轲民也在和民间力量寻求多方合作,比如电影明星出身的黄宗英曾有意在崂山建立中国名医雕像群,李轲民从规划到选址,甚至到小稿确立做了大量工作,甚至在给各大名医塑像的同时还想到了将各大名医的一个药方置于崖石之上……

  这期间,因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国内大中城市对雕塑的需求也大为增加,李轲民也曾南北奔走过,他甚至跑到蛇口,要为这个最先崛起的特区打造雕塑群。

  他在手记里写道:“这次去蛇口,我还是想争取一两件雕塑作为好,女娲要力争,护坡浮雕也要做,石窟可再酝酿一个阶段……石窟的重大意义,蛇口暂时还不完全理解,争取在崂山搞,因为已经做了大量的舆论,有了一定的基础,也不可放弃……”

  李轲民四溢的理想,在晚年的放大,并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尽管他的想法在青岛有过一鳞半爪的实现,但也多是物是人非。

  令李轲民晚年尤为伤心的是,1980年代中期青岛十大山头公园开始征集雕塑作品,李轲民制作的样稿却一一落选。而在沿海另一件大型雕塑的制作过程中,对放大稿提出中肯意见的李轲民被自己学生辈的人物,斥责为“你的观念已经落伍了。”

  1986年12月,李轲民带着未竞的理想和纯净的艺术执著静静离去,享年67岁。

  留在中国雕塑史里的是这样一段文字:“抗日战争爆发后,杭州艺专和北平艺专合并,成立了国立艺专,当时雕塑系师生在流亡途中,反而有了走向社会底层,走进普通民众的机会。雕塑系的学生开始不满雕塑系的学习仅有习作而无创作的陈规。一些学生自发地进行歌颂抗战和鼓吹民主的创作活动。如李文贵的《屈原》、《鲁迅》,傅天仇的《沉思》、《暴风雨》等。”

  1、王卓予:《回顾那十七年(1949-1966)》 ,载《雕塑春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孙振华:《中国高等雕塑教育八十年》,载《学院雕塑》第5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编辑,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4月版

2013年05月31日 推荐

臧杰

网号良友大漠,批评家,良友书坊主持,著《民国美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