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者在青岛市北的军事印痕

    生在青岛,长在市北,对市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每一条道路都很熟悉,对市北的每一个山头都很熟悉,当然,对历史遗留在每一个山头的古代军事设施也是了如指掌。

    贮水山(马鞍山)就有碉堡,有炮台,也有烽火台。什么叫烽火台,烽火台是做什么用的呢?炮台,炮台有什么作用,在青岛市和市北区又有多少呢?

    根据资料记载和专家整理,在青岛市历史上就有好多的战争遗迹,最早的是在胶南的战国时期的齐长城和烽火台。
烽火台又被称为烟墩、放烟台,是古代人们发现敌人入侵,便点燃烟火用来报警的一种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我国远在周代就有了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那时边境各线上以及从边境到国都,每隔一段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内储柴草。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接,传递警讯。秦始皇当年修筑的万里长城至今还傲然屹立,现在,我们青岛的齐长城也已经修复起一部分,上面有许多烽火台,可以供人们参观,拍照,研究当年的历史!

青岛齐长城遗址 (资料图) 

    其实,在我们国家沿海这种烽火台是很多的,这座因为与"烟台"得名有关,而被人格外重视罢了。大家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马上得天下"的,所以非常重视国防建设,在全国的要冲之地遍设卫所,沿海要地自然也建立了卫、所、营、寨的防御体系。我国的海防是在明代才形成完整的纵深组合,海上有水师营巡逻,海岸有预警系统,沿海有重兵驻守,并可随时机动。烽火台就是"预警系统"的组成部分。紧邻大海的青岛和崂山地区在明代以前没有什么海防设施,自明朝洪武年间起,中国沿海从南到北不断受到倭寇来自海上的侵袭,这些强盗烧杀掳掠无恶不做,各地官府纷纷奏折上报,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青岛地区边开始修建了许多烽火台,崂山和即墨地区的暂且不说,单现在市内的烽火台就有许多,有的遗迹尚存。

    青岛属于丘陵地带,山头比较多,在我们市区就有大山、双山、孤山,榉林山,贮水山、错埠岭等,在山顶最高处有修筑一个三米多高的圆锥形土台,中间约有30公分左右的凹陷,象一个大火盆,表面形状看起来有点像火山口。用来放火放烟,那就是最原始的烽火台。

    根据历史记载:烽火台的制作是和修筑长城一样,是用糯米粥,粘土和碎石子层层夯砌而成,采用这种工艺和建筑材料,价格低廉而且材料容易筹集,但建起的建筑却非常坚固结实,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却不坍塌,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青岛老市区的烽火台从建设流传至今约有700年的历史了,老市北的贮水山烽火台,位于市北区北部,此山原来也叫"马鞍山",海拔83米的东峰与海拔73米的西峰远看状如马鞍。明代在马鞍山上建立烽火台,从此也叫烽台岭。1914年,日德开战,日本胜利。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在山上建了日本神社,即日本大庙,俗称大庙山。从地理角度看,贮水山一直是战略要地,现在大庙没有了,只有百级楼梯尚存。

    在市北区东北部,有错埠岭的烽火台。根据档案馆的资料来看,建造与明代万历年间。

    在湖岛村东侧,有一个烽火台尚存遗迹,它就是历史记载的孤山烽火台,孤山烽火台在湖岛村东侧。《胶澳志》记为:"孤山高与大山等,独立挺秀,故名孤山"孤山有4个山头,主峰海拔105米,人称"烟台山"。明代的墩堡就设在此处,当时派驻军队把守。

    双山烽火台位于四方区正东方,《崂山县地名志》记有"双山,海拔134,3米,面积约0.57平方公里,山上植有黑松、刺槐,覆盖率约80%,是扼守小白干路与台柳路一带的制高点,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塔山烽火台,位于四方区东北方,因山形似塔而得名。清乾隆年间此地才建村,许多姓氏纷纷迁来,为祈求兴旺发达改名达山,后习称答山,民国以后演化为大山。

    湛山烽火台,位于市南区,海拔83米,近代建的著名湛山寺就在这里。以前的大湛山村毛姓和小湛山村丁姓是驻守在湛山烽火台的军户后代,他们的先辈亦军亦民,有警则战,无警则耕,遇有倭寇袭扰,白日举烟,夜间举火,传递警报镇守海疆。

    明朝时期山东海防共设了五个卫,崂山和青岛老市区一带在明朝时期都归鳌山卫管辖。鳌山卫下辖雄崖所和浮山所,共筑烟墩(烽火台)四十二处,并配有士兵驻守。士兵驻地又称为墩堡。当时浮山所管辖有18墩堡,分别是麦岛、错埠岭、双山、塔山、翁窑、转山头、狗塔山、桃林、中村、东城、张家庄、程家庄、城阳、女姑、孤山、红石、湛山等地,领有赵家、葛家等9处军屯。这些军屯户平时种田,一旦有烽火警讯,则拿起刀枪迅速聚集起来保家护国,打击入侵的敌人。

    德国占领期间在青岛修筑了许多军事工事,炮台与兵营。在市北区的主要有贮水山上的炮台,贮水山是我们童年游戏的天堂,我们每天早上爬山必须要爬到炮台,炮台和掩蔽室的铁门早已经没有了,记得在60年以前山上还有解放军站岗,不让随便上,后来部队撤走,我们每天都上去看看,有时候,小伙伴分两部分在山上达游击,山上还有许多碉堡,暗堡和防空洞,从山前一直能穿到山后。

    南仲家洼炮台在云溪路12号,原来是炮台路,有2座完好的炮台,铁门尚在,现在被街道居委会当作仓库出租。

仲家洼 (资料图) 

    镇江路炮台位于干休所院内,由于干休所改造盖楼,已经爆破清理,原址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掩埋,当时历史资料关于炮台的数目记载是这样:"南仲家洼炮台,错北岭炮台,太平山炮台,镇江路炮台,仲家洼南2号炮台和仲家洼东3号炮台,太平镇东南4号炮台,海泊河桥南5号炮台以及太平山炮台、。其他分布在各区的有青岛山炮台,军事要塞,湛山1号炮台,小鱼山炮台、汇泉炮台、团岛炮台等10余处炮台,唯青岛山南北炮台地势险要,设于危崖,居高临下,既可鸟瞰南部海面、陆地目标,又可侧视东、西、北部等海面、陆地物体,实为当时胶州湾入海口一处理想的军事要地。"

    根据青岛档案馆存有的历史档案记载:青岛山炮台始建于1899年,是德军驻青岛山(京山)要塞指挥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于1905年建成。该指挥所位于德军俾斯麦兵营(即青岛海洋大学鱼山路校址)后面的青岛山上,青岛海洋大学鱼山路校址在1905年驻扎德国军队,据考证有地道通往指挥所,记得在文革年代,我们红卫兵在海洋学院的海洋系地下室可以从地下的通道走到水产系、气象系、海院附中、物理系的各个楼座,可见,当时建造者的良苦用心,但是,殖民者也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

    青岛山,又名京山,地处市区中部偏东,信号山之东北,是今市南、市北二区之交界处,海拔128米,是市区的第二座高山。明初,青岛村建立后,这里就称为青岛山,是青岛村和上青岛村村民的山地。1891年,章高元在青岛设防,就在青岛山西南坡建立了嵩武中营,青岛山麓成为练兵的场地。

    德军占领青岛后,即组织人力进行实地勘察,测量,然后以提督府(原市政府大楼)提督官邸(即迎宾馆)为中心,修筑了4道防线、12座炮台。青岛山要塞炮台,背靠市北、东镇,东与太平山及西北贮水山上的炮台组成了护卫市区特别是保卫德国提督府的一道屏障;西与团岛、东和汇前岬炮台连成一线,又构成了对海上作战的炮火防线。由于青岛山南北炮台地势险要,设于危崖,居高临下,既可鸟瞰南部海面、陆地目标,又可侧视东、西、北部等海面、陆地物体,实为当时胶州湾入海口一处理想的军事要地。

    延安路曾经有一个德占时期的兵营,1903---190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在延安路路口的东北面修建了毛奇兵营,德国战败后,日本人接管,在这里驻扎着一支装甲部队,就是日本人的"若鹤兵营","若鹤兵营"的面积很大,北门在登州路,南门在兴亚路,是日本重要的屯兵之地。兴亚路的兴建与此兵营的存在休戚相关。

    若鹤兵营和日本兵是这一带的太上皇。中国人路过兵营,必须向持枪的警卫脱帽鞠躬,否则日本兵就"八格牙路"骂声不停,揍你一顿是轻的。如果你骑着脚踏车,也必须下车,鞠躬,不然刺刀就会捅到你的车辐条中间,使你车翻人伤。

    多少年过去,若鹤兵营早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大院还在,只是改为北航大院,里面住满了普通的老百姓了。

    青岛是一个建置比较晚的城市,而市北区位于青岛市中心,许多战争遗迹尚保留在市北的各地,有许多在市区的开发、拆迁改造中不断消失,因此,认识和保留这些遗迹是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不可多得的财富!

2013年12月03日 推荐

于向阳

笔名海歌,出版多部散文、小说,著《青岛街巷里院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