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大集,青岛版的“清明上河图”

  腊八节一过,李村大集上年货云集,采购的人们摩肩接踵,铺天盖地的红对联和大福字,映照着赶集的人们的笑脸。年味浓了,春节近了。

  李村大集是时间的长河之中,沉淀下来的一种民俗活动。李村大集以农历逢二、逢七为集日,利用李村河的沙滩为临时市场,辐射方圆百里,物品之丰富,买卖之繁盛,流传之久远,绝无仅有。大集依李村河而生,几百年来,河水不知流到哪里去了(如今河床已经干涸了),李村大集犹如一棵大树,扎根李村河畔,根深叶茂,至今不衰。

资料图:李村大集
资料图:李村大集

  穿越时间之河流,向上追溯。李村大集发源于明朝,因其交通位置,便于物品交易。这种乡村集市,最初是自发的,约定俗成之后,规模渐渐扩大。李村大集就是明清时期的农贸市场、超级市场,满足人们对日用生活品的需求。据明万历七年(1579年)出版的《即墨志》卷三建置篇记载:“市集,在乡十二。李村,在县南六十里。”

  有集就有市,集市和小乡镇相伴而生。每到二、七,李村大集之日,众多商家依据各市摆摊。粮食市,柴市,蔬菜市,鱼市,猪羊市、骡马市,破烂市,木器行、铁器行、缸瓦市、条货市、杂货市、笤帚市、苇席市、花鸟市等名目极多。当然,大集上也少不了服装、食品。各行各市,都有自己固定的经营区域,便于赶集的人们挑选、购买所需要的物品。

资料图:过春节 赶李村大集
资料图:过春节 赶李村大集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人侵占青岛。随后,青岛成为德国人的租借地,李村大集也吸引了德国人光顾,从德国人留下的老照片中可以得知,李村大集有戏台,搭台唱戏,满足赶集人们的娱乐。在李村河河滩上,有牲畜市。李村大集上的所有的一切,和之前的几百年,没有多少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德国人的照相机留下了李村大集的影像,让后人看到大集的场景。

  在日本人两次侵占青岛期间,他们多次对大集的主要陈列物品进行详细的统计,对青岛经济活动的一种控制。

  1928年出版的《胶澳志》中,对李村大集交易活动有过详细记载。在胶澳商埠局的范围内,李村大集“於各市集之中,其买卖之繁盛首屈一指”(除李村集外,区内还有枣园、沧口、浮山所等大集),肯定了李村大集在胶澳商埠局范围内的经济地位。

  经历过战争时期的萧条,经历过特殊时期的“黑市”,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爆发,李村大集几度兴衰,与时俱进,李村大集的商品交易,可谓时代的晴雨表。

资料图:清明上河图
资料图:清明上河图

  李村大集,一年之中最热闹和喜庆的要属腊月集,因为年货散发出来的气息。腊月集上除日常消费品如新衣、新帽、布匹、百货、食品等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之外,还出现了琳琅满目的应节年货:烟花爆竹,年画春联,窗花门神,灯笼蜡烛,以及卖祭神祭祖用的香纸蜡锞、蜡台香炉等。红蜡烛,红对联,红鞭炮,李村大集上成了一片火红的海洋。

  当年经常逛李村大集,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97年至1999年,我在九水路青岛师范学校执教,走几步,就到了李村河桥头,经常在李村大集上买东西。每到大集之日,李村的交通变得非常拥堵。而每年夏天,一场暴雨来临,李村河底的商铺,有时被暴涨的河水冲得七零八落。李村商圈各大超市和商场云集,丝毫不影响李村大集的商品交易。而每年暴涨的河水,也冲不去商贩赶集的热情。这真是不可思议!每次看到李村河底二手车一排排展开,总会慨叹,当李村大集成为一种传统,就具有了永恒的力量。喜欢赶李村大集的人们,总能在这里淘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木制卡花模具,盖垫,高粱穗扫帚。那些农耕时代的物品,具有穿透岁月朴素之美,从历史的河流漂到我们身边。守护着我们平淡的日子,不离不弃。

  近年来,李村大集的民俗文化的意味,渐渐受到重视。欧美的、亚非的外国人,到李村大集上感受中国的岁时文化和年味儿。李村大集成为横亘青岛几百年岁月的“清明上河图”,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青岛人的挥之不去的过年的记忆。

2014年01月29日 推荐

柳已青

媒体人,专栏作家。致力民国人物研究,著《西南联大生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