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中的青岛影像

   

 中山公园内的会前村遗址及会前村水井遗址 (资料图)

    青岛民谚曰:"千难万难,不离崂山。"青岛依山傍海,山好水也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谁愿意离乡背井离开故乡呢?饮水思源,我们这期青岛地理的话题是聚焦青岛的老井,众所周知,青岛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形成,有村庄处必有水井。水井,这一古老而又朴素的建筑,开凿在大抵深处,不仅见证了村庄的历史变迁和沧海桑田,而且,也有一个侧面反映了青岛的发展,城市的饮水和供水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

    我们一起探索青岛老井折射出的历史,"青岛第一井"蕴藏这怎样的沧桑巨变?青岛的井水和青岛啤酒有怎样的关系?青岛的太平井在城市供水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青岛第一井

青岛第一井
会前村老井的沧桑巨变

    去中山公园观赏的游客会发现"会前村遗址"出,有一口老井,记者今年春天游览时,从井口往下瞧,发现幽深的井里面还有水。这口井被誉为"青岛第一井"。

    说起这"青岛第一井",来头可不小。"青岛第一井"是会前村民饮水井,村民世代沿用取水并保留至今。因该井地处崂山余脉,所以虽临近海边也清冽甘甜,毫无涩感。青岛市区老村庄均已湮灭无考,故而该井是名副其实的"青岛第一井",烹汤煮茶,饮水思源,从中可以细细品味百年先民的辛酸苦甘。

    一口井映照出青岛百年的历史风云。中山公园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的小渔村——会前村,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年),有王姓始祖王龙、王虎兄弟二人携家眷自云南来到太平山西南坡(现中山公园)立村,取名会前村,并建家庙"明秀堂",村民以打鱼为生,世代繁衍。会前村在清代属于即墨县仁化乡文峰社。

    德国侵占青岛前,会前村村民半渔半农,有360多户的人家,近2000人。村内的一条街叫会前街。在20世纪20年代,"会前"写作"会泉",从南海路至会前角的炮台叫会泉路。20世纪30年代,会泉又写作汇泉,马路改为汇泉路。

    德国占领青岛后,将会前村的土地全部收购,村民全部被撵走,村民流离失所,迁徙去亢家庄、浮山所、沙岭庄等村庄。有的迁徙到即墨沟岔。这大概是青岛城市史上早期的强制拆迁之一,历史的兴衰更迭尝尝以农民失去土地和家园为代价。人走了,唯有那口老井,忠实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像一个圆圆的不可愈合的伤疤。会前村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德国人的植物试验场,称森林公园。德国人从世界各地引进树木和花卉,看看那一些植物适合在青岛生长,其中包括樱花。据史料记载,中山公园早在1913年就有了春季游花会。

    1996年,中山公园管理处在原会前村明秀堂处建起了"会前村遗址",保留了古槐树、枣树、"会前村碑"以及会前老井供人凭吊。会前老井无言,但历史的沧桑巨变、辛酸苦辣,全在其中。

青岛啤酒厂老井
水质优良适合酿啤酒

    据青岛的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的《老街故事·登州路》记载,登州路是青岛一条古老的路,它曾是驿道,连接青岛口和杨家村(台东镇西),一直通往即墨县城。青岛山西麓曾有泉水,积蓄了溪水、雨水成了一个小湖,湖水溢出流下山去,形成河流叫青岛河,注入青岛湾。后来,湖在城市建设和人为的因素下消逝了。

    德国侵占青岛后,登州路最早的建筑是德国的三大兵营之一毛奇兵营,对面就是建于1903年的日耳曼啤酒公司,啤酒厂是英德商人合资建的,是青岛最早的现代企业。建啤酒厂要有优质的水源做保障,青岛啤酒厂有四口老井,据青岛啤酒博物馆的有关人士介绍,老井是青岛啤酒厂建厂前,为了建厂用水打的。初期,青岛啤酒厂年产量在两千吨左右,就是凭这四口老井的水酿造。当时英德商人非常聪明,做了一系列调查工作,他们在建厂初期,工程还没开始建的时候,首先把青岛的水拿到德国去请专家来化验。化验得出的结果,水质非常的优良非常的好,而且特别适合酿造啤酒。

    良好的水质酿造的青岛啤酒,在1906年的慕尼黑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了金牌。青岛啤酒博物馆收藏着第一张青岛水质分析化验单复印件,原件存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博物馆。

    青岛啤酒厂老井见证了青岛啤酒的辉煌,储存着比啤酒更香醇的时光。青岛老井的时光之水,越淘洗,越清冽;而青岛啤酒的历史值得我们回望,在回望中,愈发懂得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

青岛的备用水井
太平井像人一样有户口

    青岛一直是个缺水城市,水源短缺,居民饮水困难。青岛开埠不久,就在市区掘井160多处,用"唧筒"抽水供应居民。老井,市民曾称之为太平井,很长一段时间,它成了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水源。

    社会自备水源太平井是青岛市最早的饮用水源。德国侵占青岛后,在兴建供水工程之前,曾掘水井160处,吸取饮用,社会太平井作为一种自备水源一直被沿袭使用。1914年日本和德国争夺青岛的战争中,李村水源地机室被德国人炸毁。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规定海泊河水源地的水仅供官衙及军用,市民全部限用市内井水,持续近三年。青岛淡水资源缺乏,时遇干旱,太平井就不断被修复使用。

    市南区史志办李华山先生在《青岛供水史话》中写道:

    1899~1901年,德国殖民当局沿海泊河河流断面打了50眼沉井,取其地下潜流水,用虹吸管连接各井,将水吸入集合井,加漂白粉消毒后,利用柴油机泵通过内径350毫米、总长4.2公里的铸铁水管,将水送至观象山顶的贮配水池(1901年建成,占地1.88亩,容量400立方米,为青岛修建的第一个贮配水池。)尔后配水至用户,日供水400立方米,此为青岛市区城市集中供水的开端。

    《胶澳志》记载,1927年,官方经调查确认的太平井共117处,西到团岛,东至太平山下。到1947年,社会太平井仍有637眼。弹指一挥20年,从井的数量激增,可以看出青岛的人口的快速膨胀。

    青岛的电视人于荣健在《青岛影像1897—1914》(第6集)脚本中提到了"井户图"。记者按图索骥,在青岛市档案馆采访。"井户图"也是青岛地图的一种。上世纪20年年代,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太平井像人一样有户口,被登记在册。1924年,北洋政府胶澳商埠水道局编制的《青岛井户图》,给每口井编了户口,标明了具体位置、编号,仅青岛啤酒厂就有10口井,因当时归日商经营,所以用红三角表示"被人占用"。

    胶澳商埠水道局规定太平井:"兹特开掘新井,并将淹没旧井重行寻出加工修理,装置铁盖,共计百余口,均用朱红标图,平时严加封锁,禁止取用,一遇重大变故,水源断绝,则按圈定位置,就近取用,有备无患,勿临渴掘井,预防不测。"太平井保社会太平,直到今天,我们在栈桥一带前海马路上,仍能看到太平井的身影。有的古力盖上铭刻着"太平井"字样,表明了其身世和用途。

    青岛市档案馆的于佐臣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青岛人饮用旧井水的历史,直到引黄济青工程的顺利完工,黄河水流进了青岛,太平井的历史使命才算结束。

    青岛市自来水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认为,太平井最早其实就是老百姓打水吃的水井,随着自来水的出现,它供人们吃水的作用渐渐淡化,后来政府为它加上了井盖,主要供消防车抽水用,再后来随着消防栓的普及,太平井就没有了实际用途,慢慢淡出人们视线。

    在许多工厂机关,青岛人对这样的生活场景并不陌生,高高的红砖建筑的圆圆的水塔,碧绿的爬墙虎在水塔上织出浓荫,仿佛给水塔穿了一件绿色的外套,秋天,临近霜降的时候,爬墙虎的叶子火一样的火,在秋风中摇曳。水塔下面,就是一口深不可测的太平井……

    追寻淡出市民日常生活的太平井,好似怀念一位朝夕相处的故人。太平井犹在,它在青岛人的记忆深处,荡起了层层清波。

2013年11月13日 推荐

柳已青

媒体人,专栏作家。致力民国人物研究,著《西南联大生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