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教堂的双塔与城市的高度

  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自从1934年诞生在繁华的中山路旁,就成为青岛的一个建筑地标。红色的尖顶双塔,带着硕大十字架,在云端。教堂的存在,就是让人仰望,把目光投向蓝色的天空,无垠的苍穹。

  天主教堂守望着胶州湾的潮涨潮落,见证着青岛的沧桑巨变。悠扬的钟声穿透历史的云烟,回荡在车水马龙的中山路。我仍然记得第一次看到它的情形,那是我第一次来到青岛,在栈桥回澜阁,回望中山路,蓦然发现红色的教堂双塔,在高高低低的一片红瓦绿树中间,鹤立鸡群。我至今都记得那种不经意间突然发现的震撼,天光,云影,红顶,十字架,海浪轰然卷在回澜阁的防浪堤上的声音,都完好地留存在记忆深处。

青岛中山路天主教堂
青岛中山路天主教堂

  一个城市因为有了这座教堂的存在,有了灵魂的高度。二十年前,中山路上还完整保留着德式建筑,百盛、发达等大厦还没有超越天主教堂的双塔。如今,中山路百年老街上,后起的高楼轻易地超越了天主教堂的双塔,也改变了山脚下建筑群与蓝色大海共同组成的城市天际线。这也许是一个物质时代的到来,挑战精神的维度。

  在这样一个时代,有些事情,并非偶然。2013年7月中旬,天主教堂的广场换地砖,突然冒出来几个圆筒建筑,用青砖围成,原来要将大树种进“碉堡”中。这种圆筒状的水泥池子里种大树,大树能活吗?这对于破坏天主教堂氛围的翻新和建设,有人幽默地说:“建筑的灵感可能来自农村的磨盘。 ”青岛天主教堂门前这是要种树吗?吓尿了!在改变天主教堂的整体风貌之前,为何没有经过媒体公布规划和草图,为何不征求百姓的意见?网友纷纷质疑,批评之声四起。随后,发现,刚砌成的水泥池子,被悄悄地拆掉了。

  面对这样的折腾,天主教堂沉默不语。对于阅尽沧桑、笑看风云的天主教堂来说,这样的举动就是小打小闹了:把天主教堂的红顶双塔刷新,把马牙石铺成的道路缝隙抹上水泥,把马牙石道路拆掉几年后再重新铺设马牙石……

  1999年至2007年期间,半岛都市报社在潍县路上,单位离天主教堂非常近,经常路过。天主教堂背后的马牙石路,被一代一代的行人踩得光滑。道路上的“古力”(青岛方言,德语“Gully”的汉语音译,指检查井盖)还是原装的,上面的德文清晰可见。

  每次路过,都会仰望高耸入云的双塔。在斑驳的墙面上,还可以看到“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大海航行靠舵手”之类的标语。“文革”中,红卫兵像风暴一样卷进教堂。教堂中有一架巨大的管风琴,规模、音响为亚洲之最,成为革命的对象,被红卫兵砸毁。

  天主教堂遭遇过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破坏,塔尖上面原有两个铜制的巨大十字架,被卸下销毁。这座气势恢宏的大教堂,一度成为工厂。1981年复活节之日,天主教堂获得重生。不知当年那些砸毁管风琴的人 ,是否会来到此处,向神父忏悔。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天主教堂,更加沉稳。历史在这里走过,它却不见苍老。教堂作为宗教建筑,好像拥有永恒的力量。来到它身边的是无数的游客和恋人。

青岛风光
青岛风光    资料图

  一年四季,都有拍摄婚纱照的新人,在天主教堂前,留下步入婚姻殿堂的身影。婚纱照中,因为有了巍峨耸立的教堂的双塔作为背景,爱情与婚姻,有了那么一些神圣的意味,而新人似乎得到了天主的祝福和庇护。

  天主教堂也是游客的必到之景点。当人在教堂下留影时,要想拍摄出教堂的全景,手持相机的人,后退,不断后退,取景框中的教堂越发巍峨,而人越发渺小。是啊,当建筑成为艺术,双塔成为这个城市的精神高地,人来人往,都是过客。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明天的太阳还会照耀双塔的十字架。

  每当教堂的钟声响起,在落雪的黄昏,在雾起的清晨,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身体里也有一座沉睡的钟,被传到远方的钟声唤醒,内心柔软而安宁。“有些钟声,只要倾听过一回,就能响彻一生”。脑海里闪现毛秀璞的诗句,我又一次在天主教堂走过……

2013年08月02日 推荐

柳已青

媒体人,专栏作家。致力民国人物研究,著《西南联大生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