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晚会上,小品《扶不扶》中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的台词,牵动了当今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引发了网友们的共鸣。这既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拷问,也是对人性中闪光品质的呼唤。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乃至杜绝“人心倒”之类问题的发生呢?笔者感到最好的答案就是这个小品中的另一句台词:“别让好心人心凉”。
春晚小品《扶不扶》引起热议 |
“别让好心人心凉”,这句话的所蕴涵的真实意义是“让好心人得好报”。这既是善良人们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是有五千年史的文明古国,勤劳勇敢的先人们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形成了舍己为人、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积淀了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和谐文化,流传下许许多多反映高尚品质的俗语名言,诸如“好人必有好报”、“多做好事,莫问前程”,通俗易懂,教人向善。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中,涌现出了大批以雷锋为杰出代表的文明楷模,影响了几代人健康成长,并将与时俱增地继续发挥出光彩夺目的魅力。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是近两年国内热议的话题 |
然而,纵观环顾,古今中外,受恩不知报者甚至恩将仇报者,不乏其类。譬如,伊索寓言中的《农夫与蛇》、中国寓言中的《东郭先生与狼》和民间传说中的“吕洞宾与狗”,均属其类。而在现实生活中,笔者曾经听说朋友所遇到的遭遇:他尽全力帮助过的受助者,不但不知感恩,反而转过头来,恶言相向。对于别人给予的帮助,他认为理所当然,自己接受帮助是天经地义,实属脸厚如墙,无耻之极!更有甚者,登门索捐,到好心人面前,放言威胁,若得不到捐助,就要寻死觅活,撒泼放刁,搅闹得好心人不能好好生活。对于此等人士,有评论者说,“受恩不报,猪狗不如。狗不会说人话,却还知道对扔块骨头给它的人摇摇尾巴,表示感谢。知恩不思报者,岂能与狗并论?”
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言简意赅,意味深长。一个人,无论其权多大、势多盛,假期丧失了良心,必定会被人嗤之以鼻;而其身不正,必殃及后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无论其科学技术多么发达,物质财富料多么丰盈,如果丧失了社会良心,这个民族是危险的,这个国家也是没有前途的。由此想来,扶起良心,别让好心人凉心,已经成为目前思想道德战线上的首要任务,也是树正气、聚民心的圆梦工程。首先,应当采用多种手段,大力宣传好人好事,营造起好心人光荣的良好氛围,对于受恩而不知感恩者,社会道德法庭从道义上给予谴责,使之成为过街老鼠,没有活动市场。其次,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对于好心人的善行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为其提供方便,防止善念毁灭于无人关注的冷漠之中。第三,对于索捐滋事者,则应发挥国家管理机构的功能,进行批评教育,对于确实有困难者通过社会救助机构进行资助,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无理取闹者,则依法查处,情节严重者,则绳之以法。
社会生活中负能量的东西多了,容易使人心凉;社会管理机构不作为的事情多了,容易好心人心寒。假若大家都来关注和关心做善事的好心人,那么我们社会将是和谐的,我们的生活也必将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