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烛光景自明

  这篇文章的题目,缘于我早年读过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是一位患盲聋哑多种疾病的残疾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然而,她心中一直点燃着一支充满希望的生命烛光。于是,她满怀信心,以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德克丽夫学院,以顽强的毅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

资料图:海伦·凯勒
资料图:海伦·凯勒

  海伦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第一天,我要看人,看他们的善良、淳朴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第二天,我要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看看日出是怎样落下去的。看完日出,我想去探索与研究。我将奔向城市,去看看那些有名的艺术馆。第三天,我还要看日出。因为,这将是我能见到光明的最后一天。我要和普通人一样,去为了生活而奔波。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和爱着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世界!

  海伦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成为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独特光明的女性。在生命烛光的照耀下,她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追寻海伦辉煌一生的足迹,感叹其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笔者深切体味到,人生就是一次穿越暗夜的不断探索的长长的旅行。作为生活于凡尘世俗中的人们,心中应当保留一支烛光,这就是人们心中存有想要成功之渴望的一支明亮的烛光,也是对人生永远不灭的理想的追求。

  心中之烛不熄,心中满怀希望,人生必定洒满阳光,就能在困难的时候看到光明,看到希望。正是由于心中之烛不熄,唐代诗人李白才以其独特的豪迈和自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宋代大文豪苏轼贬谪黄州时,仍能保持豁达豪放,在山间泥泞不堪的崎岖小路上,自得其乐地吟道:“竹笠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革命处于低潮时,科学地预见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才有《国际歌》中慷慨激昂的唱词:“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有追求的人,心中永远是一片光明;而没有追求的人,心里则是漫漫长夜。譬如,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桃花盛开,正是人们外出赏花游玩的大好时节。然而,在林黛玉眼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触景生情,吟出了感叹身世遭遇的《葬花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吟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诗人因感时恨别,见了反而堕泪惊心。正如古人所言:“哀莫大于心死”。心死者,即心中之烛熄灭也。

资料图:放飞梦想
资料图:放飞梦想

  人人心中都有一支烛光,若不点燃,外面的阳光就很难以照进来。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见到有些人牢骚满腹,实际上是空耗时光,于人无益,于事无补。当一个人在气馁、失败,甚至感到有些绝望时,不妨激活自己,点亮心烛。黑暗消失了,留下来的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以心为烛,照亮自身;以身为烛,照亮世人。蜡烛虽纤弱,却有熠熠的光芒围绕着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10岁的少年死在德军空袭之中。少年的母亲满怀悲痛,在其墓碑上地写道: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

  近日,笔者在整理随笔杂感时,心头闪过又当年写过的一首小诗《元宵前夜喜闻春雨》:

  “夜半喜闻细雨声,

  滴滴润物皆含情。

  夜黑云浓纵遮月,

  心有烛光景自明。”

2014年03月18日 推荐

李庆年

青岛作家,出版《上善若水》《戎马行》等多部散文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