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庆典助特困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自古对庆典仪式就情有独钟:每当遇有喜庆事件,或逢重大节日,无论民间还是官方,就会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有的甚至已成为传统。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合乎人们普遍心理的。然而,一些业绩斐然的成功人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转变思想观念,打破传统的习惯做法,把目光转到了对慈善事业的关注上,在准备庆祝纪念日的时候,首先想到了慈善事业,想到了社会上还有需要救助的人群,率先打出了鲜明的旗帜——“不搞庆典助特困”,把摆排场、比阔气的宝贵资金省出来,捐献给特困群众,向社会奉献爱心。这样的庆典方式,虽然没有礼花鞭炮,但气氛温馨,密切了领导与员工的关系,提高了企业在社会上的品位,在企业发展史上增添了精彩的一笔。这些社会有识之士对慈善事业的支持,既是他们道德修养的升华,也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体现。

资料图:特别困难地区的小孩
资料图:特别困难地区的小孩

  前不久,我和一位前来捐助的企业慈善家朋友说起这个话题,他意味深长地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认同。企业一经发展就应当回报社会,譬如组织慈善活动,既能够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公益形象,又可以用慈善理念统一员工的思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人生善念,天地动容。员工们从企业慈善的行动,联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将之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构建和谐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为社会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从而激发主人翁意识,增强企业的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些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企业关心救助对象,企业的慈善形象在被救助者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一项慈善行动,在许多人的心中播下了慈善的种子;更多的单位和个人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就会形成一片慈善的绿色海洋。

  宋朝诗人杜耒在一首诗中写道:“寻常一轮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平白如话的诗句,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大凡世间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与其他事物保持着特殊的联系。原本平平常常的窗前一轮明月,只是因为有了独具一格的梅花,才有了诗情画意,形成了新的意境。由此想来,世上许多事物大致如此。无论企业事业单位,还是社会团体,乃至个人,只要认真学习那些“不搞庆典助特困”的慈善典型,心生善念,并配合以慈善行为,自然就会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以特有的魅力扎根于在人民心中。这样的单位或机关必然会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爱戴。

资料图:杜耒《寒夜》
资料图:杜耒《寒夜》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也是发展慈善事业的动力。当前,一些民营企业率先提出“不搞庆典助特困”的理念,将庆典改为向慈善捐赠,用庆典的经费做慈善事业,这虽然还只是发生在为数不多的单位,但在提升城市文明、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首创意义。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各项事业日新月异,硕果累累,值得庆贺的事情越来越多,庆典的规模越来越大,许多宝贵的资金和资源在庆典声中白白地浪费了。这是十分可惜的!如果组织庆典的党政机关、国营大中型企业、社会团体,都能像这些民营组织一样,“不搞庆典助特困”,以支持慈善事业的形式组织庆典活动,或者将庆典中的一部分资金用于慈善事业,其善莫大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善积小善者,必能成大善。在全党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决策的过程中,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倡导“不搞庆典助特困”的理念,并采取必要的慈善行动,这无论对于发展慈善事业,还是创建节约型社会,都是非常必要的;就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将来都会有公论的。

2014年01月23日 推荐

李庆年

青岛作家,出版《上善若水》《戎马行》等多部散文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