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看明星的情感归属

  前几年我写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巩俐与林青霞她们这种重量级美女最后情感的选择的。我在文中表态,说巩俐最后选择了黄和祥,林青霞最后选择了邢李原,她们的选择是多么的对头,多么的返朴归真。还说女人经过了年轻的岁月,已经撩开了一些岁月轻薄的面纱,她们当然学会选择懂得疼爱自己的男人做依靠。那篇文章因为说了不少自以为有些头脑的话,还用了自以为证据凿凿的事实,尤其是拿出巩俐与林青霞两位超级美女来做例子,就显得有些看头了。我的另一个女友看了也高兴,当场就打电话表扬了我。这篇文章原本是用来作重头文章,出现在即将出版的新集子里的。可是,突然间,媒体上传出了巩俐和黄和祥离婚了的消息。媒体上使用了那么多的证据,说明巩俐真的和她老公离婚了。报纸上的话我们当然是不能信的,可是报纸上的话也真的不能全都不信。尤其是娱乐圈里的事情。有多少看起来天仙配的男人与女人,起初是说他们分手了,然后他们就手拉着手在银幕上露一下脸,以表明他们好着呢。再后来真的离婚了。前面的样子像打雷,晴了一阵子,后来还真下雨了。

  我敢说我是世界上最不喜欢巩俐和黄和祥离婚的局外人了。我对巩俐没有那么多的关切,黄和祥也不是我的亲戚,他们离不离婚和我原本是没有关系的。可是,我是为了我的那篇文章着想。巩俐如果没有婚姻方面的新闻,我的那篇文章原本就会呆得好好的,就像一个人原本过着安稳的日子。可是,巩俐干嘛要离婚呀,她离婚就使我的文章露出破绽了,现在的局势成为这样子了:巩俐如果没有离婚,我的那篇文章就没有破绽了。它照样可以出现在我的书籍里面,给我的文字作出一些有力的证据。可是巩俐如果真的离婚了,我就等于自己打了自己一个嘴巴子,那篇文章就会变成了一个好笑的东西。我在那篇文章中使用的语气越肯定,越自以为是,越引经典据,它们就越好笑。

巩俐
巩俐

  巩俐也许没有想到,她和老公离不离婚,对我已经成了一个问题,而且决定我的一篇文章的浅薄或者深刻。真是挺好玩的。可是,真实的情况是,巩俐离不离婚,原本是和巩俐的婚姻质量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的。巩俐和她老公的感情度,只有他们俩的内心知道。可是,我的那篇文章所引用的巩俐嫁了黄和祥的所谓“反朴归真”,究竟有多么真实性呢?如果这样前提性东西的真实性值得推敲,那么,根据这个前提所得出的结论,又凭什么是过硬的呢?这个世界上的因果关系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的呢?

  现在想想,这件事又一次让我觉得语言的乏力。我们曾经自以为是的东西,如果没有过分确凿的东西来识破它们,我们特别不容易对它产生怀疑。我们平时交流时所做出的对于某一件事情的肯定与否定,我们平时自以为思考时所得出的这样或那样的答案,其实是没有什么确凿的东西出来识破它们的真伪的。那样的时刻,我们就会以为我们获得了真理一样的东西。我们还会觉得那样的时刻没有荒废。可是,我们怎么样才能有力量识别那些只在上帝掌握之中的类似于“巩俐离婚了”这样的证据是否存在呢?

  有一次我想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顾城没有把谢烨杀了,而是选择了自杀,那么,我们对于他的评价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我们肯定会使用大量的美好的语言,诗一样的语言,把它们献给死去的顾城。我们会把他的死任意美化。没有人会认为这么做是浪漫的,一个写出了优秀诗句的诗人,我们怎么会怀疑他死得不诗意呢。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诗意的死的话,我们当然愿意相信这样的死亡是属于诗人顾城的。但是,顾城死的时候把谢烨给杀了,在这之前他和英儿还有一段不明不白的恋情。这个“不明不白”的定语也是先有了顾城这种死亡后才给归定的,如果顾城的死是另外的样子,我们一样会美化他与英儿的恋情。我们甚至会把顾城对于英儿的感情归结为作为艺术家的一种激情。老歌德在八十多岁的时候迷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我们不是照样把赞美的词句献给老歌德吗?我们赞美老艺术家永不衰老的激情。如果另外一个八十岁的老翁迷上二十多岁的少女试试,我们不把他归结为疯子才怪呢。顾城杀死了谢烨,这样的结果使我们把顾城归结为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一个心胸极端狭促的男人了。我们甚至可以想到了顾城的凶狠、歹毒。

 顾城

  可是,我想顾城之死是会有另外一种可能的,假如那天谢烨不在家,或者说谢烨已经离开了顾城,或者说顾城死于车祸……顾城一个人的死亡也会存在的。其实,顾城选择了一个人自杀、或者顾城因车祸而死,还是顾城杀了人再自杀,原本是和顾城一辈子的为人处事没有任何必然关系的。在这之前,顾城是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从来就不是两个人。可是,顾城的死亡形式决定了他身后的形象。原本是一个人,怎么有可能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呢?是谁让顾城或者重于泰山或者轻于鸿毛呢?

2013年07月17日 推荐

高伟

青岛著名作家、诗人,出版《生命从来不肯简单》多部散文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