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
![]() |
5 |
人物特写
收藏盆瓶罐壶涵盖七个朝代
渔民在出海作业时,偶尔会捞上的盆盆罐罐,这在渔民们看来并不是好东西。而黄岛的薛忠诚却在15年前就开始搜集海捞瓷器。如今,他收集近2000余件瓷器,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近代的瓷器。
早在十多年前,薛忠诚在去积米崖渔港买新鲜的海货时,一眼看中了渔船上的陶鬶,虽然表面沾满了海蛎子皮,可他看后非常喜欢。薛忠诚将买海鲜的钱全给了渔民,将陶鬶抱回了家。从此,薛忠诚只要有时间,就去渔船上面转,跟渔民说好只要有货就联系他。薛忠诚告诉记者,十年前,渔民的渔网经常能打上来各种古代瓷器。但当时无人知晓它们的价值,渔民们发现精美的瓷器便将其用做家里的器具,或者直接扔进海里,偶尔碰到收藏家便会出售。2005年以前,几十元钱就能换回一堆海捞瓷,有时甚至递盒烟也能换回心仪的瓷器。
几十年的收集海捞瓷器的经历里,薛忠诚印象最深的是曾经为了一个瓷罐,十多次登门求购,最后出价2000元才淘到了宝贝。薛忠诚说这样造型的壶器可能再也找不出一件了,所以觉得收藏价值很高,即使多花钱也无所谓。薛忠诚统计了一下,目前已收购2000余件瓷器,覆盖了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民用瓷器,瓷型包括盆、瓶、罐、壶等。“早在很多年前,我就有这个想法,在黄岛建立海捞瓷器的专属博物馆。”薛忠诚说。他的愿望也得到了很多海捞瓷器爱好者的支持,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将自己珍藏的珍贵瓷器放进博物馆,一同展示属于青岛的蓝色宝藏,为青岛的海洋文化增添新的风景。(记者 于波 王汉峰 宋新华 实习生 白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