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青岛专栏 > 青岛专栏李明

没有彼岸的漂泊:德国总督在青岛的活动碎片

2013年04月19日19:11
来源:搜狐青岛 作者:李明

  丑闻让罗绅达去职

  罗绅达青岛总督任内完成的工作,包括了保护区的立法准备、设立青岛和李村两区法院、参与保护区边界及界石位置的谈判、制定土地税征收依据、制定抑制投机活动的土地标售办法、颁布《青岛地税章程》并开始征收地税,等等。

  1898年10月11日,第一次土地拍卖后不久,《青岛城市设施建设临时管理条例》获得颁布。这些条例为青岛市内三个不同区域的建筑密度和建筑方式作了明确规定,并且一直到1914年都继续有效。青岛市内的三个区域分别是:宽敞或者说完整的建筑区(欧洲人的居住和营业区)、乡间别墅式建筑区和中国人居住区。中国人居住区允许较高的建筑密度(75%)。别墅区和“欧洲人城区”则要求建筑物之间保持宽阔的空间。青岛湾以北,欧洲人市区部分则与民宅、商店以及政府机关大楼紧密相联。在大包岛设立了一个中国人的居住和商业区。在大港和大包岛之间,紧挨着海港为德国和中国工商业企业设立了专门营业区。还为欧洲人住宅中间设计了特定街道,作为居民区街道。此外,在海港附近建起了两个工人居住区,居住在这里的主要是中国工人。

  据说,导致罗绅达去职的直接原因,是一些早期进入在殖民地的德国商人的抱怨,他们认为总督在土地标售工作上拖延并且不公平。这其中就包括了1898年7月2日《柏林日报》旅行记者邬尔夫披露的单维廉舞弊事件。邬指责单氏借代表政府负责征购土地之机,私自违规购买了一片山地,这令德国国内舆论哗然。罗绅达保护了单,并让单氏在他受到攻击的1898年4月至6月间,专心草拟了青岛的土地法规。随后,罗绅达和单维廉一一去职。

  在去职前的8月27日正午12时,罗绅达在衙门大厅邀请各界发表谈话,声明:“我受皇帝陛下的信任被派来此,只要我仍拥有皇帝的信任,任何恶意攻击都不会对我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是我的部下受到了恶意的攻击,我却有义务干涉”。罗绅达同时表示,他对于在青岛的每一个阶层的人,都一视同仁。对于殖民地的开发观点,他也和大家在方向上是一致的:生意人希望自己的事业因殖民地的开发能为繁荣,而政府则以能够促进殖民地的繁荣为自己的义务和荣誉。

  蒂尔皮茨对新任总督保罗•叶世克海军上校的任命在1898年10月10日就下达了。但因为叶世克在1899年2月19日才抵达,所以罗绅达在青岛就一直工作到了那时。随后,回到德国的罗绅达再次担任一艘军舰的指挥官,这艘战舰的名字便是勃兰登堡号。他从1899年9月开始他的任期。1900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德国在7月将一些军舰派往中国,其中就有罗绅达指挥的勃兰登堡。

  1900至1901年,罗绅达重返中国,他与他的军舰一起访问了青岛。在这期间,他还参加了包括1901年4月8日举行的青岛至胶州铁路的开通剪彩仪式这样一些活动。1901年8月,罗绅达再次来到青岛,但只住了一天就和青岛“再见”了。1902年1月11日,罗绅达以海军少将的身份退役。1917年8月11日,他在特兰托去世。这一年,罗绅达65岁。

  1899年春天罗绅达离开青岛后,这个开发中的德国租借地,步入短暂的叶世克执政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