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青岛专栏 > 青岛专栏于向阳

青岛名家专栏于向阳:话说百年老店 玉生池

2013年03月14日15:43
来源:搜狐青岛 作者:于向阳
原标题 [青岛名家专栏于向阳:话说百年老店 玉生池]

  女同志到澡堂子洗澡,先交钱换牌,进到里面休息厅,凭牌将衣服脱在竹筐里,然后拿上毛巾,换上拖鞋,再到浴室洗澡。

  男同志到澡堂子洗澡,则分为房间与普通,盆浴等,如果洗房间,那就要买房间的牌子,每人都有床铺,有床头橱,贵重物品必须交前柜售票处保管,其他的也必须对号入座。

  浴室一般分为里外两大间,外间是手盆和淋浴,里间是两个水池子,分别灌着温水和热水。里面的温度较高,雾气蒸腾,憋得人喘不过气来。不少人泡在池子里烫澡,有的泡得兴起,时不时吼上一嗓子———“好!”“痛快,会京剧的有时也会来上两嗓子!,记得60年代到70年代,许多京剧团的老演员每天在团里练样板戏,到了池子里竟然吼起了盗御马”,声音回荡不绝,有绕梁三日之功。

  人们洗完澡,披上浴巾,可在房间或者大厅木制单人榻床上休息。休息厅出售香烟、茶水、青萝卜,躺在那喝壶茶,吃几片青萝卜,或聊天或小睡,可谓是一种享受。

  手头宽裕又有闲功夫的人,有的泡澡堂子成瘾,没事就约上朋友到澡堂子泡澡,解乏解困,喝茶闲聊,一呆就是半天。象青岛市十大澡堂的床位上,每天都有如此熟客,记得青岛市文联主席,曾经和赵丹一起演电影的李石老先生是玉生池和三新楼澡堂的老客,他周一,三、五、到三新楼澡堂,二、四、六到玉生池。老人很和蔼,没有架子,每天来洗澡总是全套服务,中午在澡堂吃饭,晚上和职工一起下班。听说:他活到九十多岁,看来,洗澡对于人的身体很有益,是利于长寿的。

  我在70年代从三新楼调到玉生池工作,负责这个店的旅店部分和通讯报道工作,这里也有许多佳话和许多动人的故事。

  文革中,这里有个参加过朝鲜战争的澡堂子经理,名字叫王焕之,他竟然是当时的青岛是革命委员会头子,杨葆华的干将,那些市政府的夺权者、造反派除了造反,闲得无事便到澡堂子泡澡,那浴池的高档房间竟然成了他们的办公室。

  文革结束,那王焕之自然也靠边站了,每天在大池子泡澡,然后在小床上睡觉,直到下班,才和我们一起离开。

  这里靠近青岛市人民医院,许多老人和妇女在动手术,生孩子,出院都要到这里洗澡,于是,也出现了许多好人好事和雷锋式的人物,我的通讯报道表扬服务员的稿件也是经常见报。记得有一次临近春节,接到一个部队首长的电话:他们有一个连队的战士约一百多人要来洗澡,问能安排吗?我和他们约好在早晨7点半上班前来洗,避免和百姓发生冲突,拥挤。他们如约前来,我们也圆满的完成了接待人物,这个新闻被当作我们的拥军行动刊登在青岛日报,在哪个年代,上报纸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因为它牵扯到升职和涨工资。

  玉生池澡堂和消防队是邻居,在哪个年代,消防队经常执行任务和训练,来的比较晚。影响我们的服务员下班,但是,那里的许多服务员总是耐心地等待,热情地服务,递上热毛巾,送上一杯热茶,那时服务员的工资仅仅是34元5角,竟然没有任何怨言。

  玉生池澡堂是青岛市第一家开桑那浴的澡堂,在八十年代,玉生池澡堂就在二楼开设了桑那浴,那高档的服务,昂贵的价格在青岛市拉开了序幕。后来,双星鞋厂转厂址后,在四川路也开设了一家桑那浴。进入90年代,桑那浴开始在青岛普及了。

  三新楼澡堂拆迁后的新楼合并到玉生池后,玉生池把三新楼澡堂全部变为高档桑那浴,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那高档桑那浴也停办了,成了恋歌房夜总会,两个百年老店现在全部消失,那店堂已经被转让给个人,由个人买断经营了!

[上一页] [1] [2]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