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食品安全监管的“大后门”
2014年08月12日08:02
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余波未平,深圳沃尔玛超市又被曝出后厨内幕—日前,一名据称在沃尔玛工作7年的员工拍摄的视频显示,沃尔玛熟食部已黑如酱油的食用油仍在继续使用,这些油 “一个月不换”;该员工还爆料称,沃尔玛经常拿已过期的原材料制作熟食,有些被顾客退回的长虫大米,也被用于制作快餐出售。目前,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但相关结果尚未确定。
(新华社8月10日报道)
对于这件丑闻,沃尔玛的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涉事门店今年以来“包含熟食部在内,已经接待了政府和监管部门26次的执法检查,每次检查都是合格,没有一次例外”。而恰恰就在几天前,深圳食药监局还发布了年度第6期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情况,没有发现沃尔玛的问题。
为什么执法监督人员连续26次的执法检查,却没有一次查出沃尔玛的问题?与此相对,此前一段时间来,媒体记者不断通过暗访、卧底的方式,连续曝光了汉丽轩烤肉、上海福喜的严重问题;而就在昨日,温州的女记者还成功卧底曝光了当地餐具消毒企业的黑幕……我们不禁要问,负有执法监督职责的监管部门为什么工作效率还不如单打独斗的媒体记者?他们平日里到底都检查了什么,是不是仅仅在走走过场、走走形式?
就在上个月,号称“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公开,加大了惩罚力度,要像管药品一样管食品。可现实情况却是,一些企业总是可以在检查之前获知消息、做好准备,检查之前一个样,检查之后一个样;而“能量更大”的一些企业,则甚至可以获得近似“免检”的优待;至于像上海福喜这样的 “跨国企业”,即便是被曝光了丑闻,他们仍然可以“禁止”执法人员入内,直到一个多小时后警察赶到,才“放”执法人员通行;不必说大企业,就连小作坊如今也都用上了视频监控等等现代手段,来对付执法部门的突击检查—所以说,不要说26次检查,就算是来上260次,这样浮于表面的执法也不会检查出任何问题的。
可以想象,即便是法律修订得再严格完善,如果在执行法律的环节上漏洞百出,也终将于事无补。这就好比,我们在前门安装了无数防盗措施,用上防盗钢板,加上红外线报警,设置多重密码锁、指纹识别、声音识别,甚至瞳孔识别,却将后门敞开毫不设防!
如何能够在执法检查中,真正深入实际,如何能保证食品安全监管不走形式,相关部门也许可以考虑学习一下媒体记者的做法,放下报纸、茶杯,走出办公室,也到一线卧底一下。相关部门可以参照这次沃尔玛内部人员爆料的经验,建立一套类似欧美的 “吹哨人制度”,重奖那些爆料的企业内部人员,让食品企业真正投鼠忌器。
(责任编辑:袁沛民)
原标题:关上食品安全监管的“大后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