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的确方便了不少人打车。但同时也让的哥的胃口大了,让不少人打车更难。”近日,记者接到不少市民向记者的“吐槽”。而记者随后调查发现,受嘀嘀打车“烧钱”的刺激,马路上挂着“暂停牌”的空出租车越来越多,或是奔赴“抢单”后约定的接客地点,或是停在路边等着“抢单”。记者伸手拦车,越来越难了。随着这种模式越来越火,1月26日有市民说,付了车钱的哥却说没收到,这是咋回事?
A 反映:交了钱咋说没收到 “都说嘀嘀打车好用,还能立减10元。为啥我们这么悲催,交了钱人家的哥还说没收到?”1月26日,家住市南区的李女士向记者抱怨,自己前两天打车去走亲戚,也“时髦”了一把。然而用微信支付以后,的哥却说没收到钱,让她非常郁闷。最后只得又付了13元的打车费用。
这到底是咋回事?1月26日下午,记者就此事联系到了嘀嘀打车北京市场部的相关负责人薛帅。据他介绍,日前嘀嘀打车与微信支付宣布继续投入2亿元请全国人民打车后,“微信支付乘客立减10元,司机立奖10元”活动太火爆,使用嘀嘀打车并且微信支付的用户激增。尤其是最近受春运出行人数激增的影响,仅早高峰期间使用微信支付的嘀嘀打车订单就超过了10万单,造成短信下发通道不畅,的确出现了部分乘客微信支付打车费后,司机到账信息反馈不及时的情况。
“目前我们已经紧急修复了该问题,争取以后将这种故障影响降到最低。”薛帅告诉记者,这次不光是青岛,全国约有12000名乘客受此故障影响,受此影响的乘客使用微信支付的打车费用,嘀嘀打车将会在48小时内全额退还车费至乘客的账户。记者了解到,此事涉及费用金额60万元,目前已有乘客陆续收到来自嘀嘀的退款。
B 现象:拦下出租,的哥要求加价 出现了这种问题,究竟该谁负责呢?记者采访了嘀嘀打车运营副总裁张晶,他坦言,使用微信支付嘀嘀打车的费用,是移动支付的典型O2O场景应用,移动支付和PC端支付的区别在于这种场景下对交易支付的实时性要求更高,所以难度比PC端支付更高。“为了保证交易双方的权益,我们公司已与中国人民财务保险股份公司(PICC)合作,向微信支付用户提供全额赔付保障,承诺"你敢付,我敢赔"。欢迎市民监督。”
然而记者发现,虽然有保险可以理赔,但至少你得“能打上车”。“现在是下班时间,不少人都是加价,你加价我才走。”1月26日下午,记者在宁夏路上好不容易碰见一辆空车,然而司机师傅一边刷着“快的”,一边刷着“嘀嘀”,对记者说道。
咋还不加价就不走呢?司机师傅坦言,“现在打车软件在造势,只要抢单就能有现金奖励,所以我们宁可找地方停下来不开车,专心看手机抢路程远、金额高的单子,也不愿在路上接人。伙计,现在都这样……”
而记者的遭遇绝非偶然。记者随后在青岛几个论坛上发现,不少人都在“吐槽”打车软件烧钱更加催生打车难。对此有交通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出租车市场还有待规范,手机打车软件“挥金圈地”,的确打破了“路边招手”的公平机会。
C 问题:抢单不拉,谁为市民“埋单” 采访中一位海博出租的的哥笑着对记者说:“快过年了,谁都想多挣点钱。打车软件烧钱,不会持续太久的……”的确,时下出租车方向盘上支着两部廉价大屏手机,一部开着“快的打车”,一部开着“嘀嘀打车”,这的确能为的哥增加一部分收入— 哪儿合适就抢哪儿的单,不绕路还多给钱。
然而一位市民却向记者表示,的哥“刷单”,往往并不考虑接客人的路程远近。比如旁边有空车但招手不停,但打车软件明明显示附近有多辆出租车。“多次呼叫后,的哥说让我等。如果觉得时间太久,也可以点"已上车",就不来接我了。目的是为了抢了单,司机和乘客都能得10元。”
因为,时下一些司机想着只抢单不拉活儿。“可这样扰乱的是市场秩序,我们市民为的不是补贴,快过年了,都想快点到达目的地。谁又该为我们"埋单"呢?”为此,嘀嘀打车北京总部的工作人员屈海涛给市民支了招:“为了保障每一位嘀嘀用户都能够安心搭上正规出租车,嘀嘀打车所有覆盖的出租车司机,都会逐一确认注册司机姓名、手机号、车牌号、监督卡号、所属出租车公司等5项信息,目的是构建司乘双方诚信机制。”
如果叫了车,司机应答得也很快,到底怎么能保证司机在接我的路上,不会接着其他乘客逃单了呢?屈海涛说:“如果乘客不幸碰上爽约的的哥,首先请点击软件上电话钮询问司机,沟通情况。如果确实是无故逃单,您可以在"结束订单"选择"司机没有来接我",嘀嘀会配合出租公司按拒载给予相应处罚。”同样,嘀嘀也会记录每一次打车行为,乘客爽约也将会受到处罚:第一次爽约,账号将被禁用一周;第二次爽约,账号将被禁用两周;第三次爽约,账号将被永久禁用。
记者 王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