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岛灯塔的百年历史中,海牛的传说经久不息。说团岛海底藏了头大海牛,每到大雾天便会发出“哞哞哞……”的叫声,所以在当地有“大雾到,海牛叫”一说。王炳交说,这些年不少人冲着这个传说而来,而真相究竟如何呢?
团岛海牛的传说
在进入正题之前,还得先给大家普及一点动物百科知识。海牛,大型水栖草食性哺乳动物,身长1.5米至4米,体重有300公斤。海牛生活在海藻丛中,雌性海牛在给小海牛喂奶时,用一对偶鳍将孩子抱在胸前将上身浮在海面,半躺着,这个姿势很像传说中的美人鱼,所以海牛也被誉为“美人鱼”。当然,海牛的相貌与人们想象中的美人鱼有着天壤之别。虽然其貌不扬,它却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珍稀海洋哺乳动物之一,目前全球仅剩下几千只。
而团岛海牛的这个传说由来已久。当地老人说,上百年来,在胶州湾海底藏着头大海牛,它一般不叫唤,只有在大雾天的时候才会不断发出“哞哞哞……”的叫声。刚开始人们觉得纳闷,这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难道海底埋着宝藏?后来慢慢摸到规律后才恍然大悟,它是在提醒海上的船只,前面大雾小心暗礁,也提醒出门的人要多穿衣服。在过去的很多年,这头海牛比天气预报还准,人们只要听到它的叫声就知道大雾天来了。
不过这传说也有不同的版本。有人说海底下有两头海牛,二战期间日本人占领了青岛,为了弄清楚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还派来炮艇和潜水员,等到海牛一叫,就跟随着声音追过去。但海牛似乎跟他们玩起了捉迷藏,潜水员刚下去,那边又响起叫声,潜水员到那边,这边又叫起来了。折腾半天也没看到海牛的真面目,气得日本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哪叫就往哪开炮。就这样乱炸一番,一头海牛被打死了,另一头自此也没了声音。直到日本人被赶出青岛,海牛才又重新回来。
海牛原本有雌雄两头?
自从有了这些传说,各种研究说法就不断。在1997年出版的《崂山与名人》一书中是这样说的:“德国人侵占青岛后,在建造团岛灯塔的同时,铸造了雌雄铁牛两头,取名海牛。其意取自田单的火牛阵,将铁牛作为镇岛之宝,象征将永远占领青岛,并置于灯塔门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撤离青岛时,匆忙中只运走了一只,另一只便抛于团岛深海中。因年代久远,海牛的样式已无可考,而每当海雾弥漫时,便从这里发出一阵阵似牛的呼叫声,青岛人称为"团岛海牛声"。”
此书中说有两头海牛,海牛的样式已无可考。而青岛文史专家王铎给出了答案,他是这样说的:
市民们所传说的海牛,实际上是1900年德国人在太平角水域设置的一架“声控预报”装置,即“波浪发声器”,也称“雾笛”。它在水中的样子,形似一个竖立的八带蛸,为优质钢铁铸造的机械装置,没有电源。它的最上部分为一口铸铁“大锅”,“锅”的中心安装着一个发声哨;接下来就是用三条锚链拴系的全封闭浮筒;再往下又是三条长而粗的锚链,他们全都系在海底的水泥沉箱上,最后是从沉箱伸出的三条锚链所拴系的三个不同方向的铸铁大锚。
平日晴天无风的时候,它基本上是半沉在水中,不会发声。但等到雨雾天,海上的风浪加大,这时,那口铸铁“大锅”就会在巨大海浪冲击下,上来下去,顺势将空气扣进“锅”内,发出“哞哞哞……”的叫声。这个“雾笛”的设计结合了气象学、水文学、材料学、声学等多门学科原理,确实非常适合青岛的自然环境。
这头海牛是“气海牛”,之后德国人又发明了“电海牛”,分别安装在大公岛、大桥岛和团岛。只可惜,另外三头不是在战争中被日本人砸毁,就是被炸弹炸毁或者被抛弃,如今只剩下团岛灯塔内这头海牛了。
真相究竟如何?
真相究竟是什么?王炳交笑着告诉城市信报记者:“这么多年了,大家对海牛的传说还这么感兴趣,还别说,目前青岛市就这一头海牛了。”被王炳交说的这几句话弄得一头雾水,便跟着他去寻找海牛的真相。
记者在脑海中反复想过多个海牛的画面,但当王炳交站在一处白色方柱状物体前说这就是答案时,还是让人吃惊了一下。那个三四百公斤重,在海里灵活自如的海牛,怎么会是这带着3个大窟窿的白色柱子呢?
“它(即"电海牛")的真实名字叫电雾号,3个大窟窿其实是放音孔,是德国人修建灯塔时安装的。”王炳交的儿子王龙强自小在这里长大,是这里的第二位权威专家了。他解释说:“灯塔的塔身是差别最明显的黑白二色,所以在白天时,船只远远地就能看到我们的灯塔。到了晚上,塔顶的灯亮了,船只就可以通过亮光的颜色来判断自己的方向。唯独大雾天时最麻烦,不管色彩还是灯光都被雾气遮住,这时工作人员便会起用"海牛"了。只是随着科学进步,海牛逐渐被一些高科技产品比如雷达等替代,所以近几年人们就几乎听不到海牛的叫声了。”
随后,他们又把记者带到海牛的操控室,里面的配电板、发动机、喇叭都称得上是老古董了,但它们在王炳交的照料下,历经上百年还能继续使用。开启电源,发动机迅速转动,记者跑到屋外,过了一会真的听到了海牛的“哞哞……”声。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人为控制,由柴油机拖动空气压缩机吹动雾号,而且海牛叫也是有说法的,不能随便叫。雾号响5秒停2秒、响2秒停2秒、响5秒停7秒,“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港团岛灯塔”,听到这个规律的声音,航船就会根据发声间隔时间判断出自己的方位。
海牛的谜题解开了。因为团岛灯塔在军事禁区内,普通人很难接触到,青岛大雾天多,“哞哞哞”声又经常想起,久而久之才有了海牛的传说故事。
更有意思的是,青岛有两个海牛足球俱乐部,同是海牛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有人说,当初海牛足球队的名字一出来,大家也都不明白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但很自然地又想到了海边的这头“海牛”,在那个年代它也算得上是青岛的一个标志了吧。当然,这些都是人们的猜想罢了。
守护灯塔的父子俩
最后我们把目光集中到守塔人王炳交身上,38年来,他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工作,上楼、下楼、擦透镜。在这些烦闷的工作之余,他还喜欢上了搞小发明创造,有些已经申请到了专利,并为灯塔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团岛灯塔的灯器采用的是1000W 聚光灯泡,每只灯泡价值近300元。夏季环境温度过高,灯器散热不良,冬季灯泡灯丝过冷,开灯时冲击电流过大,非常容易使灯泡烧坏。王炳交想了个办法,给灯泡装了两只小电风扇,顶部又安装了排气筒,给灯泡降降温。
“奇怪,怎么还会有两个灯泡呢?”面对记者的疑问,王炳交笑了,这也是他的小发明。夜晚灯塔是船只唯一的导航,如果灯泡突然坏掉,从发现到更换怎么也得一段时间,但有了这个发明就不怕了,一旦灯泡坏掉,系统便会自动调整到另外一个,保证灯塔一直亮光。眼看着王炳交快到退休的年纪,他看了看身边的儿子王龙强,他自小在这里长大,对灯塔也有种感情在里头。“希望将来他有机会替我继续好好守着灯塔,守着我们的第二个家。”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团岛灯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守护灯塔,王炳交还充当了免费解说员的角色。每年接待3万多名游客,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大家,灯塔的历史和海牛的传说。
文/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 图/城市信报记者李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