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新闻 > 青岛民生

探访青岛人过年众生百态 那年、那人、那事(图)

2013年02月22日13:56
来源:青岛广播电视报
那年——

  新的“中国式拜年”

  除夕夜,年夜饭、春晚和鞭炮是不变的主旋律,但拜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项目。说到拜年,继登门拜年、贺卡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之后,今年,微博、微信拜年又成了新宠。

  短信拜年热度不减

  家住李沧区的童大爷家,是岛城千万家庭中一个普通的三代同堂的家庭,他们家在过年期间的拜年习俗却是当下中国拜年方式的微缩版。那种古老与新潮的碰撞,也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儿子佟冰是这家唯一的儿子,所以陪老人过年是他的“本分”。从下午进门起他手里的活儿就没闲着,洗菜、切菜、配菜,煎炸蒸炒,张罗着一家子的年夜饭。时不时响起的手机也顾不上看,“不看也知道,是同事朋友发来的拜年短信”。等到菜都上桌了,佟冰就躲在一旁编发起手机短信来,“在大年夜收到一份祝福还是很开心的,特别是自己编辑的,虽然是只字片语,但也会很感动。”

  据了解,拜年短信始于2002年,当年除夕夜的发送量达到了70万条,整个春节期间达9亿条。2012年春节期间,全国短信发送量更是创纪录地突破300亿条,是10年前的30多倍。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今年单除夕夜,仅北京一地的拜年短信就近11.6亿条。

  “微过年”成新宠

  佟家的孙女菲菲整个晚上都忙着摆弄手机,一会儿对着手机喊“新年快乐”,一会儿又听着手机呵呵直乐。她告诉一脸迷惑的家人,“我用的是微信,能够语音通话,而且开通了群发功能,说一段祝福的话,然后群发给朋友们,就好像面对面跟他们说一样,简便又亲切”。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各种新的拜年方式,即电子拜年,俗称“网拜”,今年以语音、视频等为主导的微博、微信祝福已成为年轻人的新宠。也有人说,中国式拜年已经进入了“微时代”。

  各大网站的微博频道都推出了拜年活动,搜狐的“新春大拜年”、“春节聚爱一起回家”等都有千人响应,网友们纷纷借助微博送出新春祝福;记者在新浪微博搜索“春节”一词,共搜索到1亿多条祝福信息。

  今年春节,很多年轻网友的QQ、人人网、开心网头像变成了黑白双色的“二维码”,亲朋好友通过手机软件拍照识别,便可通过网上账户送出压岁钱,这种“压岁钱”成了炙手可热的春节新时尚。

  不变的是情意

  年迈的佟大爷跟老伴儿早在年前就规划好了“拜年日程”,从除夕到初六,出门拜年和电话拜年的时间都已经提前排满了。从除夕的春节晚会开始,家里的电话就时不时地响起,近在老家远在国外的亲戚朋友就陆续来拜年了。“一个接一个,都有点手酸”,说起拜年电话,佟大爷的埋怨里透着幸福。

  春节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世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古老的春节已经被这个时代数字化了,但不论形式如何变化,拜年习俗所传递的感情一直在延续。有民俗专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叩首、拱手行礼的少多了,但是说吉祥话的习俗还是保留着,这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简单的仪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阖家团聚、登门拜年带来的温情是任何技术都无法取代的。

  记者 叶明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