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新闻 > 青岛人文

青岛小吃,去哪了?(一)

2014年02月24日13:35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小吃,去哪了?


  春节前后您都到哪里去逛了?劈柴院、浮山所文化山会、萝卜元宵糖球会?去逛的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两件事:人多,小吃多。记者调查了解到,浮山所文化山会开了五天游客13万人次,萝卜元宵糖球会开了10天,游客268万人次。这些人中 ,大多数是冲着小吃去的,数字说明问题 ,逛萝卜元宵糖球会的人光吃小吃就“ 吃”掉了7210万元。巨大的人流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然而,记者在各小吃街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少小吃都是外地的,臭豆腐是长沙的,爆肚是北京的,羊肉串是新疆的……小吃里有九成来自外地。钱都被外地小吃赚走了,那么,我们的“青岛小吃”去了哪里?

  心声 不是不想参加,是怕砸了牌子

  随后,记者采访了青岛百年老店—春和楼的面点主厨孙学舵。孙师傅已经在春和楼工作了三十多年,从当初一个小学徒到如今这家老字号店里面点小吃的制作负责人,他见证了春和楼小吃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孙师傅告诉记者,别看春和楼的牌子这么响亮,其实有一段时间,作为招牌之一的面点小吃经历过“低迷期”。

  “我记得当时是在1985年,因为春和楼是咱青岛一家老字号的正宗鲁菜馆,所以当时每天来吃鲁菜的客人很多,香酥鸡、油爆海螺等鲁菜非常受欢迎,人最多的时候,需要提前五六天预订才能有位子。正是因为来吃鲁菜的人多了起来,所以那段时间,像水晶包子、三鲜蒸饺等这样拿手的面点小吃就被放下了,那段时间几乎没什么发展,”孙师傅说。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有所改善,就算到了今天,总体上而言,面点每年的营业额也只占春和楼整体营业额的一小部分,最多也就是两三成。

  虽然春和楼的小吃久负盛名,但是在岛城的一些大型节会上还真是难觅其踪影。孙师傅告诉记者,春和楼的面点小吃一次都没有外出参加过像糖球会这样的节会,只是等到有百年老店展销会、特色博览会之类的活动才参加。他说,不是不想参加这一类节会,只是参加一次实在是太麻烦了,“我们也清楚,参加节会确实能够提升知名度,但是面点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有和面、烫面等一系列流程,要带着设备到节会上就更麻烦了。如果少了其中的一项流程,就不是原汁原味的春和楼小吃了,谁也负不起砸了招牌的责任。所以现在市民想吃正宗的春和楼面点,还是需要到店里来品尝。”

  出路 “王姐烧烤”当年亏过,贵在坚持

  虽然在总体上,青岛本地小吃处于劣势。但不少在“夹缝”中顽强存活下来的知名本地小吃,近几年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和外地小吃“抗衡”,本地知名小吃的经营者十分不易。

  “1993年的时候,我刚进中山路商圈经营不久,当年年底算完账,一年亏了3000多元。现在不少年轻人可能没什么概念,在当时,这是数目很大的一笔钱,当时真是没勇气再做下去了。”王姐烧烤的创始人王莲华这样对记者说。

  如今王姐烧烤在青岛人心中可是响当当的品牌,不少人吃烧烤就认这个牌子。她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就想打退堂鼓 。“我还记得办公司的第二年,公司的规模不大,我一个人兼职会计,有一个月,我打开保险箱一看,里面一分钱也没有,都发不出工资来,我只能东拼西凑,借钱发工资,当时差一点就放弃了。”王姐说。谈到当时亏损的原因,王姐告诉记者,就是成本过高。

  “我母亲原来是开饭店的,她经常告诫我 ,要用良心做吃的。所以我选择的原料都是最贵、最好的,成本自然就比别家高,所以经常入不敷出。举个例子,当时做烧烤,辣椒面不是从商店买的,都是从推着车子挨家挨户推销的小贩那里买的,但是用了几次我就发现,他们卖的辣椒面不纯,之后我干脆直接到胶州于家村亲自选辣椒,看着他们磨成辣椒面,只有这样我才敢放心用。”王姐说。

  凭着这份坚持,最终在同外地小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不止王姐烧烤一家。作为岛城知名小吃的高家糖球也是由于多年的坚持,才在糖球界独树一帜。高家糖球第二代传人高士湘说,高家糖球之所以能做到现在,是多年坚持传统和民俗的结果。他给记者讲了发展刚起步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一年,高家糖球到广东参加展会,当时不知道广东天气那么湿热,糖球到了那里,上面的糖浆开始化了,再加上当时南方人对糖球还不是特别认可,所以失败了。但是高家人还是坚持下来,高家糖球至今还保留着多年前糖球制作的手艺,像芝麻糖球这种老式糖球,现在依然很受中老年市民的欢迎,原因就在于其制作手艺和原来一模一样,保留了其中的民俗性。

  市商务局 形成本地小吃一条街,制定制作标准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考虑一些措施,为青岛本地小吃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日前,记者从市商务局商贸处副处长牟青那里了解到,目前市商务局正在为繁荣本地小吃而努力,正在实施或酝酿的措施有四条。

  牟青首先表示了小吃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小吃不仅是满足市民生活需求的一个方面,其对于一个城市知名度的提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到外地旅游,旅游目的地有多少美食,往往是不少人关心的重点,比方说,到四川旅游,肯定要吃那边以麻辣为特色的小吃,去西安旅游,有羊肉泡馍等知名小吃。从这些例子中就能发现,如果本地小吃能够做出更响亮的牌子,那么至少在吸引游客方面会有着不错的效果,如果做成了产业,对于本地的经济发展的意义就更大了。”

  “其实青岛本地小吃不仅在数量上一点不少,而且在质量上一点不差。本地小吃看上去没有外地小吃竞争力强,是因为受种种客观因素制约。市商务局为了促进本地小吃的发展,目前正在实施或酝酿的措施总结起来有四条。”牟青说,首先,去年12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和市饭店和烹饪协会开始组织新一轮青岛特色菜和特色小吃的评选,通过报纸和网络等媒介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美食文化。这次的评选结果出来后,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给每一家获选单位颁发奖牌这么简单了。他们会邀请专家制定获奖小吃的制作标准,标准出来后,只有按照这样的标准制作小吃,才能有资格挂着特色小吃的招牌营业。这就意味着前几年那种随便挂个牌,开个店就能销售特色小吃的情况一去不返了,这样能充分保护本地小吃,本地小吃的招牌会响亮起来。

  针对现在像劈柴院这样有浓郁历史的青岛小吃街里都是些杂七杂八外地小吃的情况,牟青告诉记者,市商务局正在酝酿为本地小吃统一安个“家”。“目前还在计划之中,我们要考察一下像闽江路、台东、劈柴院等美食聚集地,看看能不能在本地小吃多的地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吸引更多的本地小吃聚集在此,形成只出售正宗青岛本地小吃的一条街,比如只卖墨鱼丸、鲅鱼水饺、海菜凉粉等青岛本地小吃,外地小吃进不来,这样做也是为了扩大本地小吃的影响力”。

  除了将要制定本地特色小吃制作标准和形成本地小吃一条街外,牟青还告诉记者,市商务局在对外提升本地小吃知名度的问题上也有对策。“等到今年特色菜和特色小吃评选结果出来之后,我们会制作、印刷成咱青岛本地的美食地图,上面会有这些特色菜和特色小吃饭店的具体位置,也会有青岛独特的美食文化介绍。然后会在今年世园会、APEC贸易部长会议等大型活动时对外发放,让外地人,甚至外国人更多地了解咱青岛的小吃文化。除了美食小册子外,我们正在筹划一些活动,如果时机合适,我们还会组织这些获选的小吃到外地进行展示,进一步扩大青岛本地小吃在外地的知名度,让外地人知道,青岛不仅有海鲜,还有历史悠久的小吃。”牟青说。

  随后,记者了解到,今年青岛特色菜和特色小吃的评选结果会在3月中旬出炉。文/记者 张鹏 图/记者 吴璟 (署名除外)
(责任编辑:袁沛民) 原标题:青岛小吃,去哪了?(图)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