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财经 > 财经理财

揭秘银行理财的“隐形费率” 超出收益归银行

2014年02月17日10:54
来源:青岛广播电视报

  提到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人最关注的莫过于收益率的高低,很多人对银行从中收取的手续费往往忽略不计。而事实上,各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费项目各不相同且费率各异。如果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超出了银行预期的收益率,超出部分的收益也要归银行所有。

  银行理财的“隐形费率”

  五花八门的收费项目

  银行理财收益动辄超过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数倍,成为很多客户的赚钱利器,但在只盯着预期收益率高低的时候,很多人却忽略了银行是要收手续费的,至于手续费具体扣除多少,更是甚少人关注。

  市民赵女士的家里购买了多款银行理财产品,但在提到手续费收多少的时候,她一脸茫然,“不知道哎,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只知道收益率承诺的是6%”。

  像赵女士一样,很多人都不曾理会过银行理财产品的各项手续费。经记者调查了解后发现,各个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收费项目五花八门,各行其是。

  银行理财产品的手续费大致可以分为托管费、管理费、销售手续费和信托费用等,投资者每购买一款产品,银行都会按比例收取部分费用。至于收取的费率,则从0.05%到0.57%不等。

  一般说来,理财产品的收费项目包括销售服务费、浮动管理费、托管费。如果这三项费用相加是按照认购金额的0.57%来缴费,那么以10万元的认购额为例,此款理财产品一年期的投资期限粗略计算下来,无论最终收益率是多少,其中实际都要被扣除570元左右的费用。也就是说,即便这款产品最终一年下来可以获得的预期收益率在5%以上,但公布的预期收益率在扣除费用后只有4.45%。还有的银行理财产品,尽管只收取0.05%的托管费,其计算费用的标的不是申购金额,而是从本息总额中扣除。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的理财经理纪旭光告诉记者,投资人在说明书上看到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是已经扣除了相关费用之后的数字。在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中也明确写明收益率的计算公式,预期收益率是扣除各项手续费之后的净收益。

  也许正因为是扣除了费用之后的净收益,所以大部分的市民都只注意这个数字的高低,而对银行在运作相关产品时究竟收取了多少利益稀里糊涂。

  手续费悄然翻番

  不仅收费项目五花八门,银行理财产品的手续费率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上涨,有的银行销售手续费已经翻了几番。

  市民吕先生对购买理财产品颇有心得,最近他准备为即将到期的理财产品资金再次选择一个合适的产品,在对比了浦发银行的产品之后,他发现,不仅新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比去年末有所下降,就连销售手续费也上涨了,这让他感觉在双重影响下,该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将大打折扣。

  吕先生关注的这款产品名为“同享盈”计划理财产品,去年6月中旬的销售手续费还是0.1%,可到了7月末,新一期发行的同款产品,销售手续费率就提高到了0.20%,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手续费上涨了一倍。而现在,这款产品的最新产品手续费率已经涨到了0.30%。

  在吕先生的印象中,银行方面自始至终没有对上调手续费的事情进行过任何通知或说明。事实上,悄悄上调理财产品手续费的并不止这一家。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发行的“招银进宝”理财产品的销售费率从去年6月初的0.3%提高到了0.4%。更有统计显示,广发银行“薪满益足”系列产品,销售手续费率此前一直是 0.10%,但去年7月上调为0.20%,之后继续上调到0.30%,现已跃升至0.45%。去年一年,仅销售手续费一项就上涨了3.5倍。

  吕先生说,理财产品一般是滚动购买,也就是说,当期产品到期之后会继续购买下一期发行的同款产品,如果银行方面不作出提醒,投资者很难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他购买的这款“同享赢”理财产品目前的预期收益率为6.15%,在扣除相关信托费用之后,理财计划最高收益率为5.80%,即产品预期收益率=理财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6.15%-(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0.35%=5.80%。那么,按照此款产品100万元的认购门槛计算,实际收益比理论收益整整缩水了3500元。

  蒸发的超期收益

  来自银率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托管费为0.05%,平均销售费为0.26%。这一数字与6%上下的收益率相比似乎并不高,但银行的理财收费项目可不止托管费和销售费这两项。与明面上的手续费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的“隐形费率”往往令人防不胜防。

  留意一下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就可以发现,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理财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这一个“等”字可谓充满了玄机,因为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收费恰恰就隐藏在这个“等”字里面。

  据了解,在多家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除了少数银行明确规定了“投资管理费”的最高限额外,大多数银行的“投资管理费”在理论上是没有上限的。由于在各银行理财产品的兑付公告中,并不明确写明“投资管理费”的费率是多少、如何计算,所以银行在替客户理财的过程中究竟挣了多少“隐形手续费”便无从得知。

  虽然各种或明或暗的收费说不清楚,但投资者看重的还是收益率,任何人都希望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越好,不仅要达到预期,最好能超过预期。但现实却是,银行理财产品超过预期的收益多与投资者无关。

  目前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均明确规定:“如果产品实际获得的收益率达到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则对于超出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以上的部分将作为销售管理费,由产品发行人收取 。”更有甚者,其产品介绍中明确指出,“银行以产品投资运作所得为限,按照理财产品合同的约定,在扣除托管费后,向客户支付理财本金及收益,剩余部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归银行所有。 ”

  这种规定意味着,即使理财产品到期后的实际收益超出预期,多出来的那部分收益也不会到投资者手中,而是被银行以“投资管理费”的名义全部拿走。

  这样的规定在业界早已达成了共识,中央财经大学民泰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李德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财产品一般都规定了预期收益率,超过预期收益率的投资收益往往被银行以“投资管理费”的名义收取,而这部分“隐形费用”远大于明面上的销售手续费和托管费。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一般投资管理费用会达到预期收益率的40%至50%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从一款产品每赚1元,那么银行暗中收取的投资管理费可能有0.4-0.5元。

  银行赚钱客户担风险

  众所周知,在投资理财市场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但对银行来说,这却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因为除了能“独吞”超预期的实际收益之外,如果低于预期收益,亏损的风险则由客户独自“买单”。

  在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中,都有类似这样的规定:如果最终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甚至赔钱,个人投资者需要自行承担损失。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投资人吕先生,他说,“银行用投资者的资金去做投资,不仅拿走了投资者的超额收益,还要投资者自行承担本金受损的风险,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合理,这就是霸王条款。”

  对于超出预期的收益如何处置,有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这要以双方的购买合同约定为准,如果合同中明确说明“超出预期收益部分作为银行资产管理费”,那么投资者最多只能得到预期收益。

  而有法律界人士对此提出质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律师认为,银行拿走超出预期的实际收益,而让客户独自承担投资风险,这实际上是一种拿投资者的钱降低自身风险的投资行为,有霸王条款之嫌。但另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事实是,如果投资者在合同上签名,就表示认可了相关条款,因此将无法追究银行的法律责任。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得知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投资收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来自互联网金融数据服务商“同花顺”的数据显示,2013年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大于或等于预期收益率的数量为24500款,占比53%;实际收益率小于预期收益率有19款,占比0.04%。这个约47%的巨大“空挡”意味着,有很大一部分理财产品根本就没有披露实际收益,实际收益率是否达到预期就无从得知。

  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专业机构,银行一方面应该将产品的实际收益情况进行详细披露,另一方面也应该保证投资者承担对等的风险与收益。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清晰已经成为隐患。

  记者 叶明思

(责任编辑:袁沛民)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