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新闻 > 青岛社会

青岛市民记忆中的春节:吃饺子 贴对联 穿新衣

2014年01月25日09:33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市民讲述记忆中的春节:包饺子 贴对联 穿新衣

  俗话说,过了腊月就是年。然而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感慨年味越来越淡,总是让人不禁回想小时候过年的情景。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扫尘、拜年、吃大年饭、包饺子……这些关于春节特有的记忆 ,正慢慢地被遗忘、被替代。2014年春节马上就到了,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带您寻找并重拾那些记忆中的“年味”。

  进腊月门就有了年味讲述人:刘梅

  在儿时,一进腊月门,大人们就张罗着过年要买的东西了。奶奶常念叨说:腊八,腊八,先生拉撒。意思是过了腊八节,教私塾的先生不会对学生苛刻严厉,一心想拿着工钱回家过年。

  吃了腊八粥后,新年便拉开了序幕。期末考试结束了,学校也放了寒假。因为要过新年大人们对考得不好的我们,也淡淡地说一句;过年要努力了。因为腊月里不能打孩子,也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有时顽皮打碎了东西,母亲也会说:碎碎(岁岁)平安。也不会责罚我们。我们只顾疯玩,偷几个在除夕放的鞭炮,在村子里放。母亲坐在炕头飞针走线地为我们缝新年的衣服。

  置办年货凭票买讲述人:邱蕾

  每到过年,总要置办些年货。除了猪头、鱼、豆腐、油这些食品外,还要买新碗、买年画、买红纸、买爆竹……我小时候,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很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供应尤为紧张,过年时每人1两香油、1斤小杂鱼、1斤豆腐、1斤花生油,每家只有半个猪头。最困难的时候,连白菜都要凭票买,每人才1棵。家里人为了买到年货,几乎都要去排很长的队,一排几个钟头,才能买到一样东西。

  我长大后,也加入到了买年货的队伍中,主要负责去买年画和去集市上买碗、盘子、筷子,每年买新碗、筷子,表示家丁兴旺。

  屋里屋外,贴对联讲述人:大山

  回想到小时候的春节,我更盼望着过年,觉得那时更热闹、更快乐。之所以盼望着春节,是因为只有春节到了,才可以穿上新衣服、新鞋袜,这时心里是最美的。从大年三十开始,我们就跟着大人一起开始扫院子,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贴对联。对联是父亲亲手写的,父亲写好后,我们哥几个就忙碌开了:贴完里屋贴外屋,贴完外屋贴大门,仓房也贴,猪圈、牛圈、鸡舍也贴。仓房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年年有余;猪圈、牛圈、鸡舍贴:肥猪满圈、六畜平安……

  光扫院子、贴对联就够我们忙碌一上午的了,东跑西颠忙得既充实又快乐。

  挨家挨户拜年要糖果讲述人:冷先生

  大年初一,人们通常都起得很晚,但我们家总是很早,6点多钟,爸爸就会把全家人都叫起来,怕有早早来拜年的客人。一般,吃完早饭就开始拜年。我们哥几个排着队先给爸爸妈妈拜年,妈妈挨个给了我们压岁钱。兜里揣着压岁钱,再去拜访邻居,家家户户挨个串门,献上新的一年最早的祝福。村里人口不多,于是我们东家进去西家出来,初一一天,就挨家挨户拜遍了。当然我们也小有收获,各自衣兜里装满了爷爷奶奶、大伯大娘、叔叔婶婶塞给的好吃的糖果。

  初一还要穿新衣服,我从小到大,每年过年都要穿一套新衣服,直到最近几年才很少专为过年去穿一套新衣服了。 除夕祭祖,家人都很少说话讲述人:宋玉明

  在我们老家,一到除夕,家家都要祭祖,迎接先祖回家过年。腊月三十下午家里正北便供上族谱,摆上贡品,虔诚地烧香磕头,请仙去的老祖宗回家过年。那仪式是神圣的庄重的,我们小孩子不敢出声 ,大人们一脸凝重 。我家的牌位是我父亲以我儿子的名义刻的,中间一列大字是“宋氏宗親三代之神位”,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刻字。牌位旁边还摆着我奶奶、大爷(伯父)、大娘(伯母)、父亲和母亲的照片。

  除夕晚上大家都很少说话,我父亲经常说:除夕晚上我们家各位祖先都回来了,要少说话,不要说话不当让他们不高兴。对一个家庭来说祖宗都是具体的、真实的,这是所谓的祖宗崇拜的真正生命力所在。除夕这天,后人要给先祖上香 、作揖,正月初一中午还要上香 、磕头。牌位一直摆放到正月初三才撤。记忆中,除夕这天不能串门,这对我而言很别扭,但也说明了春节是典型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白天,家家都忙活年夜饭,一定要在晚上吃上一年中最盛大的一顿团圆饭。大年夜里要守岁,一宿不能睡觉,对于小孩来说,这时没有比放爆竹更开心的了。但是我家并没有这样的习惯,除夕晚上还是要睡觉的。

  全家齐上阵,准备大年饭讲述人:徐妈妈

  大年三十早上吃个简单的早餐,接着就开始做大年饭了,做大年饭是个特别大的工程— 煮猪头、熬猪脚、杀母鸡、蒸蛋糕,人人都有任务,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等大年饭做好就已经中午了,我们将所有的美味佳肴摆在堂屋的四方桌上,桌子下面也早已升起了炭火,然后盛八碗饭、倒八杯茶和八杯酒再次敬奉逝去的亲人。我们小孩子总觉得这个过程太过漫长,肚子里已咕咕叫个不停了,口水也不停地往外流,往往先人还没敬奉完毕,我们兄妹仨就开始大快朵颐了。而大人们则念念不忘还有一个细节:立即将家里的大小门统统都关上,因为按照传统说法,吃大年饭的过程中不能有人来串门,那样会带来霉运;而如果吃大年饭之前来人了则是大大的喜事,意味着东家来年会添丁加口,来的人也是既来之则安之 ,必须留下来吃了这顿大餐后才能走。

  吃完大年饭,小孩子们就在外面放鞭炮,捉迷藏 ,一直疯玩到天快黑了,就开始洗澡换新衣服。不管天气多冷都得洗,老人们说这样可以去掉所有的霉运,新的一年会心想事成,健康快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一家人围在炉子旁,吃着平时吃不到的零食,聊聊天,拉拉家常,小孩子们打打闹闹,一直到凌晨转钟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去休息,梦里都在期待着喜庆热闹的大年初一的到来。

  跟小伙伴一起打牌讲述人:韩亮

  我已经多年没有回仁兆老家过年了,都是在平度市区过的年,很多风俗都不能严格遵循了,串门也少了。但我还是个讲老礼的人,吃饺子、供祖宗一直没变,只是缺少了一家人一起忙活的氛围。同事们聚在一起的时候都说现在的年啊,一点年味也没有,只有疲于奔命地赶时间,买礼物,应酬喝酒。不如小时候的新年过得有滋有味。

  小时候,大年初一,小伙伴们都会结伴挨家挨户拜年,虽然自己都不怎么情愿,但是为了好吃的糖果,还有压岁钱,就豁出去了。正月初二以后,我们各自相约村里自己要好的小伙伴一起打打牌,没意思了,便到河沟的冰上去滑冰,我们玩得忘乎所以,许多时候,忘记了时间,不到父母来找回家吃饭,自己都想不起来回家。

  包饺子吃饺子,感觉暖暖的讲述人:李雪丽

  作为北方人,家人对做面食一类的东西很在行。像包子、馒头、抄手、水饺、烙饼一类的不在话下。过年的时候,一家人都要参与包饺子,围在桌旁,边看春晚节目,边擀皮、包馅、聊天。我们姊妹几个用拙笨的小手包饺子,看着一个个东倒西歪的小饺子,妈妈笑了,开始耐心地教我们怎样把饺子包得端正又好看,于是我们再次尝试着包起来,比对着谁包得饺子好看、包得快。虽然每个人的手艺不一样,但都是能包的,就连两三岁的小孩子也要一个面团来捏,学得有模有样。这时,连同笑声一起包进了每个饺子里。

  尽管一家人都上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妈妈包的饺子最漂亮,个头均匀,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且每个饺子的馅都是鼓鼓的。快到凌晨了,妈妈说:“煮饺子啦!”于是爸爸便喊我们到院子里放炮,我们哥几个窜到院子里,哥哥拿着长竿挑着炮,爸爸点火,一阵震耳欲聋的连环响,我们双手捂着耳朵被震得东躲西藏。随后我们又放了几个魔术弹、刺花炮,便都跑到屋里吃饺子去了。望着各自夹起的饺子,大家还不忘分辨这是谁包的饺子,我们品尝着自己包的饺子,吃得格外香。

  吃完饺子,妈妈说:“今晚熬通宵,看谁精神足不睡觉!”于是大家强打起精神,又看了一会电视节目,不知什么时候,一个个东倒西歪地全都睡着了。

  记者 张雪松

(责任编辑:姜丰华)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