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新闻 > 青岛人文

清末军机大臣吴郁生是康有为老师

2014年01月14日09:42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吴郁生康有为
吴郁生康有为
吴郁生康有为
原湖北路31号吴郁生故居现湖北路33号


  民国时期,青岛有三翰林、两举人、一圣人,为一时之最。一圣人指康有为,两举人指张公制和陈蜚声,三翰林即指吴郁生 、刘廷琛和王垿。但很多人还不知道,从辈分上来讲吴郁生还是康有为的老师 ,这位清末军机大臣从1912年来到青岛就再也没有离开。

  受康有为牵连被慈禧封杀

  吴郁生出生于1854年,江苏吴县人。他字蔚若,号钝斋,居苏州白塔西路。吴家祖上出过两位状元,他的爷爷就是其中之一—嘉庆戊辰科状元吴延琛。生于官宦世家的吴郁生,自幼道德、学问样样出众。他于光绪三年(1877年)授翰林,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川督学等职位。

  据《逊清遗老的青岛时光》作者鲁勇介绍,康有为是吴郁生任广东主考官时录取的进士,按照旧制,吴郁生算是康有为的老师,但吴郁生一定想不到日后此人会影响到自己的仕途。其实吴郁生思想保守,对清朝心存感恩,尽忠尽责。但戊戌政变以后,康有为出逃,慈禧太后因康有为出自吴郁生门下的缘故,不再对其重用,这让吴郁生十分郁闷。直到十年后慈禧去世,他重见天日,才于光绪34年(1908年)被委以邮传部左侍郎的职位。

  邮传部,与清朝其他部门比起来,这个名称似乎有些陌生,它是晚清官制改革的产物,统辖铁路、轮船、电政和邮政。自1906年11月成立,至清廷宣布退位,仅仅在历史上存在了六年。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部门似乎与青岛格外有缘,因为包括吴郁生在内,辛亥革命后逃到青岛的政治流亡者中就有三位是邮传部的尚书或者大臣,其他两位分别是徐世昌和盛怀宣。其实,吴郁生在这个部门也只效劳了半个月,宣统二年(1910年)他被委任为尚书、军机大臣,直至清朝灭亡。

  辛亥革命后客居青岛

  1912年2月宣统退位,大批清朝遗老决心不住民国地,避居德国租借地青岛。据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一书记载,吴郁生在给叶昌炽的信中曾这样陈述他们这些清遗民选择青岛的理由,他说,从青岛“若乘汽车,则一日可返清宫”。“一日可返清宫”,除说明两地不远、交通便利外,还显示出一旦政坛发生变化,可以抢占时机,入京掌控。选择青岛的理由,体现出了大部分遗老复辟大清的决心,但这其中似乎并不包括吴郁生。

  1912年,吴郁生来到青岛,与其他逊清高官一样,他也在警察署附近购地筑宅。那时候 ,青岛人把满清遗老聚居的宁阳路叫做“赃官巷”,许多遗老不愿听这恶名,都迁居他处,吴郁生虽然没有住在赃官巷,但他位于湖北路31号的公馆与宁阳路仅数步之遥。据鲁勇介绍,吴郁生的住处是一座不大的二层小楼,庭院比附近的周馥、刘廷琛的宅子都小得多。刚到青岛时,与吴郁生来往较多的有刘廷琛(京师大学堂监督、学部副大臣)、章一山(邮传部、交通部传习所监督,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劳乃宣(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等遗老。劳乃宣虽不以书法著称,但与吴郁生交往最多。

  1923年,康有为来青岛购宅定居,因感念师徒之缘,曾去吴郁生的住处投门生帖拜见。吴郁生当年对变法就一直持反对态度,与康有为相见后也只是礼节性的会晤,双方相处觉得很尴尬。后来康有为去游崂山,邀请吴郁生同去,吴也没有同行。自那以后,康有为来青岛也只是派人投帖问候 ,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只谈风雅事不问政治

  当年逃到青岛避难的亲王和高官们,大都做着复辟的美梦,所以自“赃官巷”规模初成,这里密谋反攻的聚会就没有停止过。而刘廷琛的“潜楼”就是恭亲王傅伟、陕甘总督升允、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铁路大臣吕海寰等人常常碰面的地方。虽然与刘廷琛私交甚深,但吴郁生的原则是,见面只谈风雅之事,吟诗作画、玩赏古董,如果涉及政事,便马上推脱有事,起身走人。后来,劳乃宣作《正续共和解》,为清帝复辟张本,遗老们皆以为此书堪称推翻共和、重建帝制的檄文,吴郁生只是付之一笑。

  1917年张勋复辟,众遗老以为大事成矣,纷纷离青赴京,领官受爵,被宣统授予弼德院顾问大臣的吴郁生,却依旧在自己的吴公馆里浇花、写字、作诗、品茶,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没多久,复辟草草收场,张勋逃至租界,众人慌忙丢掉顶戴花翎作鸟兽散,这才觉得吴郁生确实是高人。逃回青岛的刘廷琛,在潜楼悔过之时,大概才真正体会到早先吴写给他的“大势去矣”四字的深意。但这并不妨碍二人的友情,吴郁生与刘廷琛依然是至交好友,他仍乐于为刘父的草书遗墨写跋。

  1933年,刘廷琛去世时,原本拟定让他的儿女亲家王垿为其点主(为故去的长辈制作灵牌的过程称“作主”,而请人用朱笔补上灵牌上“主”字一点的仪式则称为“点主”),吴郁生知道后说:“王垿原为清廷刑部官员,让他点主不合适,他是为犯人点刑的。还是由我来点主吧!”状元陆润庠去世时,吴郁生为陆氏写行状(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他与陆氏本为同乡,又是同僚,平日关系密切,不分彼此。徐一士《吴郁生笑谈一则》略云:“宣统辛亥,设弼德院,以陆润庠为院长。润庠拜命后,曾与乡人宴。席间,吴郁生忽发一问曰:"古来官名亦有第一字为"弼"字者乎?"众言未有,郁生徐曰:"有之,见于《西游记》,弼马温也。"众为哄堂,润庠亦笑不可忍也。”吴氏自称:在青岛只有自己最有资格为陆氏写行状!

  与其他遗老不同,吴郁生来青后一直深居简出,少问政治。据说从1912年清室逊位到1940年病逝,吴郁生每天早起于书桌前向南行三跪九叩之礼,以明忠于先朝之志,30年来从未间断过。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请吴郁生出山者络绎不绝,但都被他一一婉辞了。他曾作诗剖白心迹:“微生感精卫,心与东海盟,中夜枕书卧,且听波涛声。”

  吃斋念佛不当汉奸

  1925年,张宗昌任山东省军务善后督办,将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改称胶澳商埠局,并任命同乡赵琪为胶澳商埠局总办。赵琪经康有为认识了戚运机(后来成为伪青岛市法院院长)。二人都仰慕吴郁生的大名,尊崇他的道德学问、书法文章。经常登门拜访,并在私宅宴请。吴郁生并没有因这两个人是晚辈而不予理睬,而是对于他们提出的藏书方面的问题有问必答。在遗老之外,这两人算是与他交往最多的了。

  鲁勇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赵琪也跟吴郁生一样变成了“寓公”,二人在一起交流的机会就更多了,两人不谈政治,只谈藏书、书法、佛教教义,十分投缘。赵琪编印出版了一套《赵氏楹书丛刊》,吴郁生主动为他题签。后来,赵琪又编了一套《掖海丛书》,请吴郁生题跋,吴也欣然答应,但后因卢沟桥事变,未能刊行,只存稿本。

  1938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占领青岛,成立了汉奸组织治安维持会(后为伪青岛特别市公署)。吴郁生的忘年交赵琪、戚运机都被网罗入汉奸政权。赵琪为市长,戚运机为警察局长。当时日本人在各地拉拢一些有名望的人当汉奸,如曾担任中国银行总裁的王克敏等就被拉下了水。而对于吴郁生这样一位曾身居清廷要位的官员,日本人曾发起多方攻势逼他就范,可吴郁生晚年一直坚持吃斋念佛,不与人言,也不问世事,日本人无奈只好放弃。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黄默
(责任编辑:袁沛民) 原标题:清末军机大臣吴郁生是康有为的老师(组图)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