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新闻 > 青岛要闻

青岛取消"以药补医" 990万人次报销14亿医疗费

2014年01月02日08:26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本市引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市民不出青岛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本报资料图片)
本市引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市民不出青岛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本报资料图片)

  【开栏语】

  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成果。“一谷两区”建设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大大小小的变化,累积成实实在在的进步,化为对新一年真真切切的期盼。

  一元复始,常常是梦想开始的时候。2013年最热的词就是“中国梦”,它正召唤着无数追梦人成就更大的梦想。2014年已经开启,本报开设“青岛追梦”专栏,总结2013年青岛追梦之旅的点点滴滴,展望新年新梦想,期盼新的一年更美好。

  投资13亿元推进“百万平米”设施建设工程,积极引进“国字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3年,市卫生局以“建设健康青岛、实现病有良医”为目标,在软件、硬件建设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让市民看病难、看病贵得到进一步缓解。为了吸引人才,青岛市出台各项引才政策,并且一次次组团到省外各地抢人才。截至2013年11月底,青岛市当年引进各类人才11.14万人。本专栏第一期,关注本市医疗改革、人才引进。

  硬件设施建设投资13亿元

  本市2013年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大力实施卫生“百万平米”设施建设,开工建设项目62个 ,竣工面积2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 13亿元。其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即将投入使用,市妇儿医院(二期)项目完成主体施工,红岛医院选址确定,市立医院东院二期已立项,10余所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完成改扩建,4000余个村卫生室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全面启用。

  另外,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开工建设民营医院20个,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就医需求。全市新增床位4000余张,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达5.33张,同比增加8.5%,有效缓解了老百姓住院难问题。

  软件提升引进医疗“大腕”

  除了硬件上改善就医环境外,软件上则积极招才引智。2013年启动“青岛卫生英才工程”,引进3名院士、38名高层次卫生人才,招聘博士、硕士759名,建立2个院士工作站,培训基层卫生人员8600余人,医疗卫生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加强与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的合作,引进内外资 4.8亿元 ,新增10个国内外洽谈合作项目,积极引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国内高水平医疗机构,市民不出青岛就能享受到国内外优质的医疗服务。

  市卫生局负责人在近日的“三民”活动中介绍,本市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有所改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0.71岁,孕产妇死亡率为2.88/10万(同比下降66%),婴儿死亡率为3.2‰,主要健康指标继续处于全国前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990万人次报销14亿医疗费

  看病贵是目前老百姓普遍头疼的问题。青岛卫生系统今年提出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双提升工程,意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不好病的问题。青岛近几年一直在陆续推进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运行新机制,在保障“扩面提标”的同时把药费也降了下来,真正让老百姓从中受益。

  新农合实现全覆盖,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75.5%,门诊报销比58%,重大疾病保障病种由2012年的9类扩大到20类,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6%,2013年共为990万人次报销医疗费用近14亿元,农民医疗负担进一步减轻。

  另外,今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共采购基本药物14亿元,为群众减轻用药负担2亿元 。还在即墨、黄岛8家医院推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全面取消以药补医,医药总费用同比增幅减少12%,为群众节省医药费用1.5亿元 。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这都是在政府掏钱的基础上,抵消了原本百姓买药时附加的药品加成费用。2014年这一改革将在全市县级公立医院进行。”

  今年大医院二期加快推进

  市卫生局负责人称,今后将继续推进“千万平米”卫生设施建设;加快妇儿医院、市立医院东院、红岛医院、青大附院东院和眼科医院等项目进度。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不断优化本市医疗卫生资源。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调整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政策,提高救助比例,减轻大病患者的就医负担。巩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实施范围,加快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药款集中支付,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启动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现区域改革全覆盖的目标。深入开展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双提升”工程,通过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质量控制等工作,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扎实开展常态化便民惠民措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打造安全优质的医疗环境。

  本市主动出击抢人才、出台优惠政策留人才、搭建平台服务人才

  11.14万人才助力青岛发展

  人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血液,只有吸引充足的人才,才能让城市充满活力。截至2013年11月底,青岛市当年引进各类人才11.14万人,其中博士硕士达11139人。为了吸引人才,青岛市出台各项引才政策,并且一次次组团到省外各地抢人才,目前已在114所高校建立人才基地。

  2013年9月底,各高校秋季新学期刚开学不久,由海尔、海信等52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的招聘团,就打入北京,进入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知名学府,开始了抢人大战。此次抢人大战,效果斐然,仅在清华大学,就有4000余人投放简历,而且基本都是硕士博士,硕博以上人才占95.2%。

  除此之外,2013年,青岛市组织用人单位先后到广州、深圳、厦门 、大连、北京、成都、南京等地举办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吸引1.3万名硕士以上人才参加,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14所高校签订引才协议。

  另外,为便于事业单位招聘,青岛市出台《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有关事宜的通知》,大胆探索招聘工作机制,推行更为灵活的招聘措施,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加大了对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根据通知规定,事业单位在招聘时间上可以根据用人需求灵活安排,招聘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可以不受全市统一招聘的时间限制,对符合条件的,经批准可以随时安排招聘。

  2013年,青岛市出台诸多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在青发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文件,对具备相应条件的外籍人员,一次性签发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居住证”;对符合相应条件的外籍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此外,青岛市还出台《青岛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社会保险工作暂行办法》,为在本市工作、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出台了一系列社保新政,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据悉,“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引进外国专家7000余人次,实施外国专家项目170余项,目前,每年来青岛工作的国(境)外专家近5000人次,常住青岛一年以上的有1500余人,位居山东省首位。

  根据市人社局的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底,共引进各类人才11.14万人,其中,引进博士1015人、硕士10124人、本专科人才10.02万人。完善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管理办法,共引进创业人才团队34个,企业注册资金3亿元,营业额7亿多元。

  2013年,青岛市进一步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揭牌运营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启动建设中国海洋人才云中心和博士创业园,筹建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海外引才工作站、青岛海洋人才港和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建立青岛蓝色经济引智成果示范基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博士后培养留青计划、青岛市专家激励计划和专家工作站计划等。 记者 郭玉华

(责任编辑:姜丰华)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