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体育 > 赛事

青岛足球悲喜两重天 中能降级海牛夺冠内幕(图)

2013年11月05日13:11
来源:新华网
 

 

  11月3日,青岛足球悲喜两重天

  2013年的11月3日,这一天绝对会成为青岛足球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在这一天,组队不到一年的青岛海牛队在主场3:1击败对手,获得了2013年中乙联赛的冠军,同时顺利地升入明年的中甲联赛。而在同一天,经历了海牛、颐中、中能数个东家,从97年开始就始终活跃在顶级联赛的青岛中能队在客场0:1不敌北京国安,惨遭降级。青岛的两支球队将同时参加2014年的中甲联赛,但两支球队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天差地别。

  海牛为何能中乙夺冠:管理专业

  说起来,青岛海牛的崛起和青岛中能的坠落,看起来都颇有偶然性,但仔细分析,偶然之中其实是有必然性的。先看海牛从去年年底的组队,到今年的冲甲,这支凭空组建起来的球队,他们的财力其实并不是非常的雄厚,之所有能成功,首先要归功于海牛俱乐部管理层的专业性。

  首先,海牛选择了戚务生为俱乐部主席、王国栋为俱乐部总经理、宿茂臻为球队主教练。这三驾马车的构建颇具代表性,戚务生作为足坛名宿,在中国足球圈内有着深厚的人脉,有他压阵,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处理各方面的关系,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保证。

  王国栋在接手海牛之前,在自己的足校经营多年,对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有着独到的心得。而本赛季海牛队引进的球员不少都是王国栋以前带过的学生,冲着恩师的面子来到海牛,师徒合力,同心同德。

  至于主教练宿茂臻,踢球时名声显赫,曾经是国家队正印前锋,也是许多青少年球员昔日的偶像。退役后留学英国,考取了职业教练证书、学习了先进的训练管理经验,回国后又担任国少队主帅一职。有这些履历摆在这儿,再加上总经理的大力支持,宿茂臻带队手下将士无不拜服,全队形成统一向上的合力,球队也发挥出了最大的战斗力。

  中能降级:张外龙的离去注定了降级的结果

  反观青岛中能队,这几年俱乐部管理层人事变动频繁,从于涛到刘巍再到谭旭,始终没有一个稳定的总经理人选。2011赛季,刘巍作为总经理和主教练张外龙的合作是近几年来球队最为稳定的一个赛季,结果最后的成绩也是创纪录新高的联赛第六名。但遗憾的是刘巍在总经理的位置上只干了一个赛季。至于于涛和谭旭,尽管都有着为集团、为俱乐部尽职尽责的赤诚之心,但无奈都只是集团员工出身,并非足球圈内人士,在人际关系复杂、极其看重人脉的足球圈,这些“外来人”有着先天的劣势,想要左右逢源、长袖善舞并非易事。

  主教练问题,或者说张外龙问题,应该是中能俱乐部永远铭记的痛。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赛季中段解除了张外龙的兵权,那么就不会有赛季末的球队降级的悲剧。并不是要神话张外龙,但他确实是现阶段最为适合青岛中能队的主教练。诚然,他跟俱乐部有着理念方面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无论如何,在没有确定完全保级、也没有选好接任者的情况下,就贸然引爆矛盾、进而解除张外龙的兵权,是中能俱乐部本赛季做的最为失败的一个决定。随之而来的补救,则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错误。

  炒掉张外龙,归根究底是双方对于职业足球的理念的差异以及中能对于自身定位的失衡所造成的。在张外龙的理念里,后勤保障、主教练有充分话语权,这都是职业足球最为基本的东西。但俱乐部方面也有自己的实际困难,比如赛季初基地问题的争议,致使球队很长时间无法全身心的训练、备战,只能徘徊在走训和集中之间。这时候,张外龙希望球队能够尽力为他解决后顾之忧,否则根本谈不上管理和训练;而俱乐部则希望张外龙能够暂时克服眼前困难,继续抓好训练和管理。双方这种理念上的不同,致使矛盾的缝隙开始越来越大。而在引进外援、以及郑龙转会等一系列问题上,俱乐部不信任张外龙、张外龙不理解俱乐部,于是,矛盾进一步加大,若不是赛季初成绩斐然,张外龙的下课时间也许还会提前。

  海牛以不败战绩夺中乙联赛冠军,图为主教练宿茂臻手捧奖杯 海牛,中乙的“土豪”

  上述所说的问题,其实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总结,那就是“钱”。这么多年来,中能俱乐部给球迷的印象就是小本经营的民营俱乐部,不太舍得花钱。而另一方面,刚刚组队征战中乙的海牛俱乐部却颇得人心,球迷们时常夸赞海牛舍得投入、舍得买人。

  现实问题真的是海牛比中能更有钱、更舍得花钱吗?如果量化来看,其实也并非完全如此。作为中乙俱乐部,海牛一年的投入大约2千万人民币。但他们不需要请外援,几名实力派的内援也都是租借而来。而中超球队中能队本赛季投入大约在7千万人民币左右,联赛最后几轮迫于保级压力,俱乐部方面也大大提高了赢球奖金的幅度。单纯的财力方面,中能还是要胜于海牛的。但为什么给球迷的印象是海牛大方而中能小气呢?

  原因很简单,其一,两队的竞争环境不同,前文已述。海牛的2千万投入在乙级联赛算是绝对的土豪,而中能的7千万不仅无法跟中超巨无霸恒大的5亿投入相提并论,甚至连保级对手亚泰的1.3亿投入都无法望其项背。

  其二,就是海牛队的钱都花在了最为关键的部分。单场赢球奖金20万(淘汰赛阶段60万)、冲甲奖金300万,这都是冠绝中乙的。而且在引进内援方面租借的都是中超级别、有一定知名度的实力派选手。另外在组织球迷去客场、主场球票降价甚至免费,海牛队付出了经济方面的小牺牲,换来的却是球迷的拥戴和热烈的主场氛围。

  而中能方面,最初的赢球奖金80万,是中超倒数。奖金少没有关系,中能队员大多都是青岛子弟兵,有着强烈的城市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就这样,联赛中段还是传出了俱乐部拖欠赢球奖金的消息。尽管后来补发了奖金,俱乐部方面也称这是中超惯例。但如果换个思路来想,拖欠奖金也许是中超惯例,但我们为什么就一定要跟着惯例走呢?我们在奖金数额上没有办法和人家拼,那么为什么不在发放奖金的效率上来弥补呢?如果能够比其他球队更及时的发放赢球奖金,那么数量上的差异会不会更容易被球员们所接受和理解呢?

  而中能眼看赛季初成绩火爆,突然上提票价的举动,不仅备受球迷所诟病,更是反应了俱乐部心态的一种错位。坐地起价,这作为纯商业行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足球俱乐部的经营却远远不是纯粹的商业经营。它需要考量的东西很多,并不是单纯的效益和业绩,而是人心的凝聚、感情传承以及忠诚度的培养。一次两次的涨价给俱乐部带来的利益极其有限,而失去的却是球迷的信任和支持,孰重孰轻,相信很多人都应该清楚。

  这也是中能俱乐部管理层并非职业足球人的一大弊端,喜欢用纯商业模式来套在足球俱乐部的经营上,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是得小丢大。说到底,职业足球也是生意,其追逐的终极目标都是利益。但职业足球和纯生意还有所不同,因为纯商业追逐的终极目标只有利益,而职业足球追逐的终极目标除了利益之外,还有感情和荣誉。

  其实中能俱乐部应该明白,自己的队员是俱乐部最为宝贵的财富、自己球迷的忠诚度和信任度是俱乐部未来发展的上限。在这两方面花钱,是应该舍得的,而不该有那种算来算去一点亏不想吃、一定要把消费者当作对立面的国内特有的纯商业习气。其实综上所述,海牛队不见得比中能队更舍得花钱,而是他们更会花钱。

  为何要在一条别人都走烂的路上去当被坑的冤大头

  中能队在花钱方面的失策还体现在外援引进方面。这几年中能队外援的引进难称优秀,只有梅尔坎、布鲁诺寥寥数人算是成功引援。有人不仅要说,现在中超大环境烧钱浮躁,外援价格都炒的虚高。此话不假,但在如此环境下,泰达还是能淘到巴伦西亚、辽宁还是能买到詹姆斯、申花还是能找到哈提布这种低价高效的外援,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小俱乐部确实在花钱方面应该谨慎,不能跟豪门一个作风,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买廉价的普通外援或者高价的水货,我们需要换的是思路和方法。

  很多中超外援价高的原因是我们的很多俱乐部没有自己的球探网、更没有欧美的经纪人关系,只能通过国内的中方经纪人牵线联系,而中方经纪人再从中抽取利润。但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代表走不通;别人没有想到的想法,也许你的一个做了就会成功。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另辟蹊径。有球迷戏言:玩过足球经理的都知道各个球员的经纪人是谁,难道不能通过Fackbook或者twitter自己去联系这些经纪人谈判吗?这当然只是戏言,但有心的话完全可以开个思路。为什么我们的俱乐部想不到用这种现代化的方式去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反而在一条别人都走烂的路上继续去当被坑的冤大头。

  作为中小俱乐部,正确的思路是青训重点培养优质苗子(或者低价挖掘)加以培养,成才之后高价出售,如果能够做到往复循环,不仅球队战绩会稳定在中游,而且经济方面也会宽裕很多。但中能队显然没有在这条路上坚定前行。

  今年饱受人员变动的困扰,核心郑龙合同仅剩半年又无法续约的情况下只能租借给恒大,外援布鲁诺合同仅剩半年的情况下在训练和有些比赛中留力,这都让中能徒呼奈何,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球队的战斗力。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有效的青训体系、没有充足的后备人才。否则就不会因为失去郑龙而进攻体系全面崩溃、否则也不会在布鲁诺签约问题上毫无发言权,最后只能让步签下一年半的短合同。

  在接连出售曲波、姜宁和郑龙之后,中能的青年队并没有为一队提供同等质量的补充,这也让球迷们担心球队的未来。也许这个时候是应该抛去浮躁,不要再盲目的把亚冠当做目标,先把青训和人才培养体系真正的建立起来,这恐怕才是中能队未来最为实际的目标。

  愿中甲青岛德比只是短暂的存在

  写这么多,只是一家之言,有疏漏或者不对的地方也请球迷们见谅。说起来,青岛两支球队,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为海牛的晋级高兴,也为中能的降级难过。海牛的成功有其必然性,那就是他们始终在按照职业足球的规律在办事。中能的惨痛也有其必然性,那就是忽略了职业足球的特点。

  在经历了狂喜和悲痛之后,我们仍需要理智的来看待两支球队的未来。海牛作为一支新军,能否在中甲取得好成绩,还要看他们后期的持续投入以及俱乐部的管理、经营能否一如既往的职业化。而对于中能队来说,降级也许并不是坏事。通过这次降级,中能俱乐部应该已经明白,中超联赛早已经不是几年前的状况了,想要完全的小本经营是无法立足的。未来的中超也会有小俱乐部的生存空间,但那必须是有着职业化管理操作的、有着良好造血能力的小球会。

  我希望海牛能够继续蒸蒸日上,我希望中能能够知耻而后勇,我希望中甲德比只是短暂的存在。毕竟,中超德比才是每一个青岛球迷所希望看到的比赛。

(责任编辑:李毅)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