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媒体和作家杨志军在一个平常的晚上的一些平常谈话,其实算不上新闻。杨的关于青岛文化问题的说法之所以成为话题,大约是传媒和读者的共同焦虑。这种焦虑,构成了一种令人欣慰的文化生存土壤。
“文化的汤” |
应该承认,我们这个城市的历史并不长,进入记录的文明样式也并不丰富。人们之所以时常慨叹这里是文化的沙漠,在我看来,积淀的匮乏应该是主要的原因。但是,即便仅仅从纯粹的城市史的角度观察,我们赖以生存的城市也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建成史了。其间,也不乏文化的精英传奇。如果相信有一种良性的积累过程,我们自己的这锅连杂碎也经典化了的文化汤水,也应该有机会堂而皇之地装饰上一些诸如VSOP和XO这样的品质标识。说不定在日益市场化的今天,我们也可以把这些老汤来一番包装,在德国人开辟的中山路或香港花园里面的辛家庄市街上卖出一个好价钱。
问题显然没这么简单。我们陶醉于文化的温情,并不仅仅是因为文化可以暖胃,可以像兴奋剂一般刺激出一个400米的世界纪录,而是因了文化是一种传统、一种习惯、一种方式,是我们自身生活的琐碎而具体一部分。
青岛风光 |
说到底,大众文化的最具魅力的表现,可以是一个平常的微笑,一种熟悉的姿态和一段市井化的平凡故事。只有当文化成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这种文化才具有生命力。显然,煲一锅本地化的文化的汤水,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积累,也需要常识。我们已经有了锅底,有了些各色各样的杂碎和调料,就应该丢弃伪装,慢慢地煲一锅有特色和个性的汤。
汤可以去火,也可以养生。当一锅文化的汤以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品格弥漫在我们的市街上的时候,它也许就可以营养一个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