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每天会花很多时间睡觉却越睡越瞌睡
2013年07月11日13:58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原标题 [我花很多时间睡觉 可为啥越睡越瞌睡]
“为啥我每天早睡晚起,还是觉得浑身乏力、犯困,不想动?”近日,市民白女士打电话向记者诉苦,说自己睡得挺多却还是觉得睡不够,去了医院也查不出什么毛病,难道睡得多反而睡不醒?
记者随机问了身边的几个朋友,居然都有这方面的困惑。有个朋友还说,“晋南有句土话,"瞌睡越误越多",说的就是这种越睡越瞌睡的现象。”
知名科普网站科学松鼠会的一条微博也颇让人惊恐:美国癌症协会研究追踪6年发现,平均每晚睡眠7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其次则是睡6小时的人。睡8小时的人死亡率比睡7小时的人高出12%。
对此,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陈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死亡率和睡眠时间长短的因果关系,目前还需要更多证据来证明。但可以明确的是,睡眠时间不是判断睡眠质量的唯一标准,睡得越多并非越健康。
样本
1睡眠障碍影响发育
刘先生的儿子乐乐很聪明,可去年上了小学,成绩却落后其他同学一大截。刘先生说,乐乐每天晚上很亢奋,睡不着,一有空就拿着手机玩游戏。每天晚上9点,刘先生就催他睡觉,一直磨蹭到11点多才能睡着。早上6点多,又怎么叫也叫不醒。而且,乐乐睡着觉,半夜会突然坐起来,尖叫、大哭。“我以为他做噩梦了,第二天问他,他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刘先生带着儿子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这是一种多发于学龄儿童时期的睡眠障碍,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2上班族双休日补觉越睡精神越恍惚
在太原市一家公司做财会工作的黄女士最近经常加班到凌晨,第二天早上六七点就起床上班。一到双休日,她哪儿也不去,整天在家狂补觉,每天都睡十几个小时。可越睡越昏沉,到了周一,她的上班状态很不好,还产生了厌倦情绪。每个周日的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班,她又整夜失眠,第二天精神恍惚,工作老出错。黄女士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的精神正常,只是因为睡眠太多而引起的睡眠障碍。
为啥越睡越瞌睡
受访嘉宾
张永刚 北京同仁堂中医馆医师
陈晨 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中医说睡好子午觉
北京同仁堂中医馆医师张永刚认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中就有“养生之道,当以善睡居先”的说法,意思是说睡得好,身体才会好。但是,并非多睡就是睡好。据张医师介绍,在古代养生之道中,三寒两倒七分饱最为世人称道,两倒就是要睡好子午觉,“每天子时大睡,午时小憩。”《黄帝内经》说,子时是晚上11时至凌晨1时,是阴气最盛,阳气衰弱之时。“这个时刻休息睡眠效果最好,睡眠质量也最高,也最关键,睡好这两个小时,相当于平时的6个小时。”午时是指中午11时到下午1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午休只要半个小时即可。
那么,睡得多,为什么会更瞌睡呢?
张医师说,睡得多反而更瞌睡,这是身体有了麻烦,在发出信号。他说,夏季闷热、潮湿,人们空调用得比较多,饮食方面也喜欢吃生冷、冰激凌、啤酒或凉性的瓜果蔬菜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脾的运化,湿邪滞留脾胃,清阳不生,浊阳不降,人就会出现困倦、身体沉重、痰多、嗜睡等问题。
西医说补觉最多两小时
生理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呼吸变慢,血液中二氧化碳积蓄增多,如果每天睡上十几个小时,血液中积蓄的二氧化碳就会变成人体内的麻醉剂,使人昏昏沉沉,这就是人为什么会越睡越想睡的原因。而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陈晨认为,“越睡越瞌睡,如果是年轻人,可能有轻微的睡眠障碍,但若是老年人,有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有脑梗塞的危险。”
关于人们对睡眠的认识,陈主任表示,其中存在很多误区。比如,不少人评价自己睡眠质量好坏,就是睡得多,时间长。陈主任说,其实,睡眠质量好坏,更重要的是看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只要第二天感觉精力充沛,没有觉得不舒服,就表明睡眠质量高,是健康的睡眠。另外,上床半小时内即能入睡,整夜不醒或只醒一次,不是间断多醒或早醒,睡眠深沉,不是似睡非睡,不易受环境干扰、惊醒或做噩梦,这是对高睡眠质量的要求。
陈主任说,一般情况下,只要保证每天6-8小时正常睡眠就足够了。如果耽误了,可以适当弥补一些,但一般总的弥补量不宜超过两小时。睡得过多和吃得过饱都是一个道理,吃得八分饱,才是最健康的。如果是长期怎么也睡不够的人,更应该对自己严格一点,调好闹钟,把睡眠时间和周期控制得有规律些。
数据
人在不同年龄段所需睡眠时间
从刚出生到满周岁的婴儿大概每天睡16个小时。
1至4岁的幼儿夜里要睡12小时,白天最多还要小睡3个小时。
5岁至12岁的儿童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中午要尽可能地小憩一会儿。要想使上学的孩子睡得更好,就应该为他布置一个漂亮的卧室,允许孩子在入睡前看书或听音乐。
13岁到20岁的青少年通常习惯于每天8小时睡眠。夜里3点,他们睡得很熟。想要让他们睡得更好,就应该注意,只能在周末晚睡。但是从24点到6点,一定要处于睡眠状态。
21岁到30岁的年轻人,8小时的睡眠足够了。下午小睡一会儿(半小时到1小时)对身体有益。要想睡得更好,至少在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
31岁到60岁的成年人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的时间多些,为7.5小时。成年人睡得更好的方法是,热牛奶和长时间(至少5分钟)浸泡的茶能使人在入睡前安静下来。并且,要尽可能地遵守固定的睡眠时间。
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晚上睡觉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7小时甚至5.5个小时就足够了。而且,觉睡得比较浅,深睡时间不多。不过,老年人更需要经常睡午觉。老年人睡得好的诀窍是,缩短午觉来加长夜间的安眠。
怎么办
中西医都有招儿
中医医师张永刚建议,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最好避开环境中的湿。尤其是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因为空气中水分会下降,而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另外,像这两天太原雨多,空气潮湿,最好减少外出,更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平常的水分摄取也要适量。在饮食方面,少吃寒凉,比如,生菜、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张医师还推荐了一个排除体内湿气的简易方法,用豆浆机做薏米红小豆粥。他说,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其有效成分可充分被人体吸收,同时还不会给脾胃造成多大的负担。不过,熬的时候千万不可放入大米,否则功效全无。
西医方面,陈主任建议,对于年轻人,如果觉得自己在睡眠方面有很大的障碍,可以去医院做个脑电图,如果发现慢波多,脑电活动出现异常,那就要及时就医了。“比如有人嗜睡严重,吃饭吃得好好的,突然就睡着了,甚至发生猝倒,出现幻觉,这就是得了发作性睡病,需要尽快医治。”
请注意
睡前玩手机或洗热水澡不利于睡眠
国外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睡前使用手机,使用者可能要花更长时间才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其深度睡眠时间也会缩短。
调查发现,不少青少年有在睡觉前与朋友通过手机聊天的习惯,这将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首先手机里的内容牵动着你的神经,越玩越兴奋,不知不觉就过了最佳睡眠的时间,就会打乱睡眠生物钟。其次,发光的电子设备会控制人体的褪黑色素,而褪黑色素是控制生物钟的关键因素,褪黑色素被破坏,久而久之会使睡眠渐渐成为浅状态,直接影响到睡眠质量。
还有很多人喜欢在临睡前洗热水澡,事实上,人在体温较低的时候更容易入睡。刚洗完热水澡不要立即上床,先休息一下,尽量让自己浑身的热散失一下再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