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青岛专栏 > 青岛专栏于向阳

青岛名家专栏于向阳:从黄台路小学到第十三中学

2013年03月01日15:45
来源:搜狐青岛 作者:于向阳
原标题 [青岛名家专栏于向阳:从黄台路小学到第十三中学]

  在《都市的冬》一诗中他写道:

  “……褪色的幌子,垂在门前,

  警察的脸缩进了皮大衣领,

  布告牌上模糊的字迹:

  整理市政,恢复繁荣。

  残雪还没有融完,

  冷,马路上冷清清地,

  枝叶在秃枝上颤抖,

  低诉着,来了,都市的冬。”

  这首诗是真实的写照,从有关资料看,这一年“青岛大小商铺,陆续倒闭者,至一千六百余家之多。且倒闭原因,十九由于收入不敷支出,资本倾尽,无法维持,不能不关门而去”。

  沈旭在青岛期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死亡线》,袁勃也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真理之歌》。黄台路小学这座小楼堪称20世纪30年代青岛诗歌的摇篮。

  1937年,王亚平、袁勃离开了这所学校。解放后王亚平任北京市文联秘书处,袁勃任云南省委宣传部长。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校舍进行了扩建,抗战胜利后,党的地下工作者马绪登任该校训育主任。

  德国占领青岛时期,俾斯麦炮台的军火库,也就是德建铁路的终点,以后成为一处露天仓库,解放后仍是空地。1959年市教育局将这块空地建了小学校舍,叫丹东路小学,将黄台路小学全部迁了过去,而黄台路小学旧址是今青岛第十三中学。1986年校内一角又建起了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楼。多年来,青岛"电大"为全市培养了众多的人才,说来也巧,我们一起插队的老知青杜小悌同学从农村回到青岛后竟然担任了多年的电大校长兼青岛市的教委主任。

  青岛解放后六十年来,在政府和各级教委的关切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电化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他们坚定教书育人宗旨,保持着勤于学习,善于研究,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了爱生、热心、严谨、创新”的优良教风,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现在的青岛十三中仍然坐落在青岛市北区大连路18号,学校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校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有两座教学楼和实验办公综合楼,有200米跑道的操场,足球场,篮球场的设备都属于青岛一流。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为教育理念,以“科研促发展,质量求生存”为办学思路,建立以“分层教学”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经“责任意识”教育为载体的德育体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扎实基础知识素养、丰富个性和健康人格的一代新人。

[上一页] [1] [2]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