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
![]() |
海蛎子损失三成,比预估的小
下午3时15分许,小殷的父母和其他养殖户陆续驾船回到岸边。“损失不是很大,海蛎子长得很好。”养殖户带回了好消息,这也让岸上的亲人们松了一口气。记者了解到,在大殷社区,当日有20多条渔船出海,而每家每户都能从养殖区内捞回二三百斤海蛎子。
“现在的海蛎子个大肉肥,好得很。”养殖户殷泰坤高兴地说,当天出海一看,大家都松了口气,海蛎子没有遭到海冰太多影响,而且长势喜人。“之前估计能损失50%,今天统计了一下,差不多30%。”大殷社区居委会负责渔业生产工作的殷增策说。
“这些海蛎子留到年根儿没问题,到时候就当年货了。”殷泰坤说,只要用塑料纸将海蛎子盖住防止被冻,这些海蛎子的美味就不会流失。“明天天气还不错,还得出趟海。”殷泰坤说,像这样“解冻”的日子并不多,养殖户们会十分珍惜出海的机会。
下周各海域冰情将有所缓和
12日下午,记者从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获悉,最新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在渤海和黄海北部,除部分被云覆盖的海域,可监测海域海冰面积约为13170平方公里,其中渤海海冰面积约为10800平方公里,黄海北部海冰面积约为2370平方公里。
“根据卫星遥感和陆岸监测等资料综合分析,各海域的冰情都有所缓解。”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中长期预报室副主任商杰介绍,1月10日的监测数据显示,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为52海里,渤海湾为12海里,莱州湾为24海里,黄海北部为23海里。而1月12日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辽东湾和黄海北部的浮冰最大外缘线分别缩小为41海里和10海里。
“渤海湾、莱州湾以及胶州湾的监测数据受到了云覆盖的影响。”商杰介绍说,未来一周,冷空气势力较前期有所减弱,气温呈回升趋势,“预计下周渤海、黄海北部以及青岛近海的冰情,总体上会有所缓和”。
■解读
海水缺乏“运动”胶州湾易“着凉”
目前胶州湾冰情与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这一冰期相比较轻,但与上一个冰期(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的冰情相比,却较为严重。
“这个冬季的前期比往年要冷,所以胶州湾大面积海冰出现的时间也有所提前。”青岛市气象局副局长洪光说,与大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海湾在洋流带来的温度调节作用下,即使外部温度低,海水也不一定结冰,而胶州湾是伸入内陆的半封闭性海湾,海水流动性差,受洋流的调节作用小,受气候的调节作用大,在冷空气频频入侵的情况下,很容易“着凉”进而出现大面积海冰。
胶州湾里海冰增多与北极融冰有关
记者采访了解到,胶州湾的海冰发展情况,竟然跟北极的海冰面积有关。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北极海冰融化加剧。“北极海冰的融化会从周围环境吸取热量,从而使冷气团不断堆积,频频爆发南下。”洪光说,北极海冰面积越小,越有利于极地冷气团中心向南偏移,南下冷空气活动就越频繁,容易导致欧亚地区及我国冬季出现低温严寒,而冬季严寒则能直接影响到胶州湾的冰情。“此外,北极海冰面积小了就会使裸露水面的面积增大,从而使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加,有利于更多的水汽向中高纬地区输送,导致冬季我国、欧亚和北美地区容易出现强降雪天气。”洪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