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青岛著名中学39中迎来建校六十周年庆典。六十年一甲子,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六十年校庆承载着太多人的记忆和期盼,青岛39中的校友均纷纷返回母校。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校庆庆典本身很隆重,但学校都把校庆最根本意图定位为育人,要借助校庆对在校生进行教育。今年青岛有一批名校都迎来“大年校庆”,教育专家也对青岛历史名校形成原因进行了专门分析。
39中唐国强倪萍送书画祝福
同一天,是另一所著名高中——青岛39中(海大附中)60周年校庆日。青岛39中创建于1952年,时为山东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先后命名为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山东海洋学院附属中学、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2003年加挂“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校牌。
39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该校培养出诸多明星大腕,唐国强、倪萍、王绘春、赵娜、王静 、张山、陈好等一大批影视明星都出自该校,39中也被誉为“表演艺术家的摇篮”。
在10月3日,39中已经提前举办了60周年校庆音乐会,校友倪萍为母校送上了两幅自己的最新画作,一幅画是一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另一幅画是在一座巍峨的高山上,一条悠长的山路曲折绵延,山脚下是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孩子前行的背影。倪萍希望自己的学弟学妹能懂得感恩,成才成家。唐国强因档期原因未能返回母校,委托师弟张山带来了一幅自己的书法作品,祝贺母校的60岁生日。
在6日校庆庆典上,39中组织了退休老教师集体走红地毯,享受“明星”待遇,还邀请校友在学校手模墙留下自己的手模,以及对母校的祝福。
思索 红火办校庆能带来什么
5年一小庆、10年一大庆,这是青岛各学校对待校庆的普遍态度,今年又是青岛的校庆年,9月,青岛6中举办了50周年校庆,平安路第二小学举办了60周年校庆。10月,在39中和58中举办完60周年校庆后,台东六路小学将在青岛大剧院举行建校110周年庆典活动。红红火火办校庆背后,究竟能够带来什么?这是教育界不少人正思考的问题。
青岛39中也不是只拘泥于校庆庆典,在校庆中还举行了以“学校发展与特色建设”为主题的校长论坛,邀请来自国内知名中学的100多位校长参加论坛,为学校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解读 三大因素成就历史名校
举办校庆的各类学校,都期盼着能够成为载入史册的历史名校。青岛市教育局“教育专家咨询团”团长、研究员翟广顺分析认为,青岛历史名校具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备受关注等特点,而一所历史名校的形成,至少要具备三方面的要素:
首先,办学较为稳定,注重特色立校。解放以来青岛中学不断增加,除了“文革”时期将10所地处崂山地区的学校划归当时的崂山县管理外,一直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财力相对充足,政策相对稳定,管理层次相对较高。青岛的中学发展过程较少分分合合,“折腾少”就容易于形成办学特色。
“青岛39中虽脱胎于山东大学工农速成中学,但建校时的校址仍然保留,大门的朝向、学校中轴线也保持原貌,长期保持稳定。”翟广顺表示,39中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表演艺术特色萌芽于建校初期的上世纪60年代 ,及至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唐国强、倪萍等一批演艺界明星,因此“39中现象”闻名全国绝非偶然。
其次,学校校长多为能人,岗位任职时间较长。青岛教育界认同这样一句话: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凡是历史名校,能人校长都有很长的任期,有的甚至任职到退休。如以前的青岛58中于肇庆、青岛师范学校臧思远、青岛6中宋懋钰等人,从参加工作就在这所学校,从普通教师做起,一步步走上校长岗位,直至退休。贤能校长把一生事业献给一所学校,就能成就这所学校,同时也成就了校长个人。
最后,尊重学校历史,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尽管许多学校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历史名校大都留有遗址和遗迹 。如 9中的“礼贤楼”,市实验小学111年前的总督府童子学堂 ,都进行了重新修复,对青岛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