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青岛专栏 > 青岛专栏臧杰

青岛名家专栏臧杰:青岛美术寻踪·追寻郭士奇

2013年05月02日19:56
来源:搜狐青岛 作者:臧杰

  高中一年级修业期满后,李劫夫在民众教育馆发起了艺术研究会,郭士奇作为发起者参加了一次座谈活动。后该会因为研究者不多而终止。作为《独立漫画》、《漫画生活》和《中国漫画》的特约撰稿人,李劫夫还是带给了郭士奇更实际的影响,也使得郭士奇在进入《青岛正报》后工作不久,很快就显现了自己的漫画才能。

  1930年代的上半叶,是全国漫画和木刻发展风起云涌的年代,叶浅予的“王先生”、张乐平的“三毛”、黄尧的“牛鼻子”、梁白波的“蜜蜂小姐”均曾盛极一世。在那个年代,青年郭士奇也在揣摸着自己的漫画故事,也奋力在漫画中寻找自己的个性表达,现存的一组“张常胜”系列,即能看出他的营构与玩味。1936年11月,由鲁少飞、叶浅予、张光宇等人发起的全国首届漫画展览会在上海大新公司四楼举行,展出作品六百余幅,李劫夫和郭士奇成为了青岛仅有的出品者。

郭士奇古画摹本
郭士奇古画摹本

  1937年末,青岛第二次沦陷于日本人手中,新闻管制砸碎了郭士奇的媒体饭碗,他由此开始流转于多所小学校。1940年《青岛新民报》新声副刊主编天游先生在开辟《艺术专页》时,还邀请郭士奇撰写专门文章并作主持。郭士奇当即撰写了《由青岛艺术谈到艺术之页》一文,较全面地清理的青岛艺术的家底,认为民国二十年前,青岛艺术基本属于洪荒时代,并挞阀当时“天桥艺术家”横行的现实。

  其时的郭士奇,不乏青春的意气,在可能的限度里发表了一些针砭现实的漫画,一组名为“教书生活三部曲”的漫画,据说甚至触怒了当时的特别市长姚作宾。

  1945年光复后,郭士奇的锐气不减,在关涉公教生活、金融通账、民生困顿方面也多有讽刺漫画发表。有所不同的是,这一阶段,郭士奇还接连创作了系列人物插图。除《阿Q画传》、《木兰从军》外,另有一组《水浒传》人物集约五十余幅,也收到了徐悲鸿所撰的序言,徐序说:“中国旧小说中,人物最多,摹写各人个性最好之书 ,莫过水浒。因其书写许多动人故事,人物好坏均有而不泄气也。今阅郭士奇君所作《水浒传插图》,人物生动,摹写精到,可云我国当今插图最好之作。”遗憾的是,此插画集在寄往上海谋求出版的过程中散失。

  后来对着子女说起《阿Q画传》和《木兰从军》的创作,郭士奇常哈哈一笑,说:阿Q是我自己照着镜子画的,花木兰的形象原型则来自你们的母亲。

  自1945年在市立中学(后更名青岛一中)谋得教职后,郭士奇一直没再变动岗位。除偶而关涉鲁迅先生的纪念活动,郭士奇的作品会让学生们啧啧外,他的传奇还在于向来不戴手表,合上书本即到下课时间,精准无比。

  精通医学理论的郭士奇,对四时节律或有一种天然的敏感。

  除此之外,郭士奇给人的印象就是节制与恬淡。

  一生节制到烟酒茶均不沾,吃饭也从来不过量,唯一过分的爱好即是海中畅游。他甚至为要靠海近便些而搬过家。当年好友戴林从台湾探亲返家,曾热情邀约郭士奇同去宝岛教书、游海、作画,一度令郭士奇心动难抑,后来遭家人竭力反对才算作罢。

  郭士奇的恬淡也是在友人间闻名的,赫保真常操着一口潍县腔说:“老郭,你脾气真好哇。”还有一个生动的例子则是,幼子郭明华少年时在窗外踢球碎了家中的玻璃,那时候因为玻璃稀罕很不好配,郭士奇端详端详就把家里一幅木板油画锯了锯封了窗,而那却是他留存的唯一一件油画作品。

  一辈子最擅长讥诮讽喻的漫画、插画创作的郭士奇,总有让人意料不到的淡泊与自如。

  1930年代的漫画和1940年代的插画,曾为他积累下不少名声。由此,在1950年,郭士奇也当然地成为了青岛市美术工作者协会的筹备委员。而对新时代的红火,他也一度热心其间。后来接连领了几次命题的创作“作业”后,他才真正感到手足无措。于是,断然扔下了操练了近二十年的漫画插画创作,淡出于美术界。

  自此,美术成了他的业余爱好。教学之余,郭士奇会兀自在日常行走间悄悄掏出钢笔,以线和淡彩勾勒他的心情日记。而及至晚年,他最大的乐趣,就是一个人躺在床上翻阅经日积累下的八百余幅淡彩,且注且记,陶醉不已。

[上一页] [1] [2]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