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青岛专栏 > 青岛专栏臧杰

青岛名家专栏臧杰:青岛美术笔记2·火车催动

2013年03月05日16:54
来源:搜狐青岛 作者:臧杰
原标题 [青岛名家专栏臧杰:青岛美术笔记2·火车催动]

  生于1904年的赫保真,系潍县南关人,少年时代在潍县丁氏自立小学,随丁东斋学习绘画。1923年入丁东斋、刘秩东组成的同志画社,所作《东方外大街》、《白浪河岸》曾刊于济南印行的画报上。1924年来青岛,就职于青岛模范小学,自此到1926年底,在该校任图画、音乐教师,“边教边学,刻苦临摹陈老莲、华秋岳、石涛等画”。因模范小学系基督教青年会附设的学校,赫保真开始涉足西画。自学校离职后,赫保真曾短暂就职于日本工厂。1929年还在青举办过《六月画展》。

  1938年,赫保真受聘于青岛市立中学,主教音乐,兼美术劳作课。其间赫保真曾编印过《铅笔素描写生范本》和《毛笔画范本初学》供学生学习,并时有油画创作。据其学生徐立忠回忆:“1955年,在青岛一中美术教研室的砖墙上,还挂着他的油画写生《崂山潮音瀑》、《崂山鱼鳞峡》。”

少海书画社
少海书画社

  有关赫保真的书画源流,通常的认定为:早年山水学习石涛,并汲取原济的章法;花鸟多学华岩,强调生趣;人物则学陈老莲。抗战胜利后,他曾以陈老莲技法描绘出《流民图》长卷,展于迎宾馆,其金石韵味的笔法很令人称道。赫保真的老师丁东斋,1933年曾得一本珂罗版精印的陈老莲人物画像集锦,后转赠于赫保真,画上有丁东斋的题识,称“老莲乃是天神下降,庸庸者安能窥其项背耶?”,并说“读之如吃火腿,愈嚼愈厚,老莲之所以超绝古今者,只是一个厚字”。

  也就是1920年代末期,赫保真参加了少海书画社。

  有关少海书画社,1985年印行的《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五辑)》曾有介绍,2012年青岛书画藏家王鹏以《寻找青岛美术史上的失踪者》为题做了较为明晰的查证。

  王鹏通过《胶济线职员录》(1933年印行)和《少海书画社书画册》对照查证,发现在胶济铁路系统一共有13名参加过少海书画社的人,约占21名发起人的大半。王鹏由此也总结称,少海书画社是由一群在胶济铁路工作的书画家为主,联合周边地方书画家所成立的 青岛第一个书画艺术社团。这个结论确凿、可信。

  据在青岛市立中学当过音乐教师、我国第一把小提琴的制作者王玫先生说,他的哥哥王卓上海美专当过教师,并在青岛举办过个人画展。是他联合画家们组成了“少海书画社”,主要成员有宋怡素、丁麟年、陈纪云、刘仲永、刘菊园、史承荫等。

  存世的《少海书画社简章》计有七条:

  1、本社寄居岛上,地濒东海,定名为少海书画社。

  2、本社社员以研究金石书画作为公余消遣,于每日六时后随便到社研习以资观摩而倡风雅。

  3、本社由社员公推社员五人分理社务,本社开展览会时,其评议部临时组织之。

  4、本社社员每月至少以作品三事交社陈列或由本社转交预约售品部陈列出售,所得润例除售品部开销外,提五成充本社基金,其多售者提三成。

  5、本社作品得于春秋佳日开展览会出售出品按原订润例或评议部临时润例酌提五成充本社临时费,作品不敷陈列时由评议部征集之。

  6、本社售品部由本埠各纸庄或津沪各纸庄代办之。

  7、本章如有不适宜处得由社员公议修改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