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社区广告
> 新闻 > 青岛要闻

青岛半年成效显著 十产业2020年增值或破1800亿

2014年08月05日17:36
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作者:林刚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青岛始终昂扬向前。

  上半年,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全力处理好转与稳、快与慢、进与退的关系,既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发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又防止经济增速滑出合理区间,顺利完成了经济趋稳回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质量提高的目标。

  下半年,我市将以更大的精力和智慧促进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民生改善、风险化解,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加快推进改革,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青岛未来的影响将积极而深远。

  精准发力,半年成效显著

  回溯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不管外部还是内部、宏观还是微观,风险和困难都不小。

  “从发展环境看,我市受到国内外经济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矛盾的共同影响,导致部分行业、企业、区域困难增多,金融、房地产等领域潜在风险显现。从本市现状看,老城区企业大规模搬迁等因素对经济增长形成不小影响,一批企业处于停产、在建状态,例如仅青钢、海晶化工两家企业,因搬迁就合计减少产值10亿元以上。”市社科院城市所副所长、研究员冷静说。不仅如此,受市场观望情绪加剧等因素影响,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都出现了下降,对上下游产业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市紧紧围绕“转调创”目标统筹施策、精准发力,陆续推出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多管齐下,成效显著;全市上下尚实干、勇作为、敢担当,进现场、解难题、抓开工,把一项项工作抓到点上、干到实处,确保了上半年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

  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上半年有天航动力科技等61个项目新开工建设,开工在建项目达到151个,占项目总数的75.5%;中集冷链高新产业一期、世园会后勤保障基地等 3个项目竣工。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755.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8.1%,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0%。

  老城区企业搬迁步伐不断加快。上半年,我市以青钢、海湾、双星等大企业集团的环保搬迁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李村河口和楼山北区区域企业环保搬迁工作,当年完成投资20.2亿元,累计投资达到167亿元。

  对外开放、合资合作力度加大。上半年,我市利用外资实现12%以上的增长,利用内资实现16%的增长,对外投资增长11%以上。西海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青岛初步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项目签约,APEC高官会议和贸易部长会议成功举办,为我市加速融入全球经济写下精彩注脚。

  推进金融体制、社会民生等各领域改革不遗余力。上半年我市成功举办金家岭财富论坛,3家法人金融机构获批筹建,青港国际在香港上市,新引进和培育金融机构达到7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启动实施,新登记市场主体大幅增长。

  民生支出大幅增长。上半年,我市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的支出均大幅增长,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加快推进。

  既成功实现稳增长、促转型,又在惠民生上成效显著,充分证明我市上半年按照中央部署,锁定目标保持战略定力,进而科学研判、精准发力取得了重要成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展望未来,有动力有后劲

  展望下半年,我市的信心在哪里?

  转型升级的正能量将进一步显现。“下半年,我市重点领域、重点板块加快建设,陆续有一批改造升级的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一批低能耗、高产出、节能减排示范作用突出的重点项目陆续开建或竣工,污染物减排、流域综合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将取得更大进展,将为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说。

  “一谷两区”等发展平台的引领和集聚作用将更加突出。以西海岸新区为例。该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后,将加快打造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强劲、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人才聚集、海洋综合管理能力突出的海洋经济新区;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成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提升新区的品质和内涵。

  海洋特色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彰显。经过近年来加快实施海洋战略、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的建设,我市海洋特色优势日益突出,去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317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5%,预计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25%左右。其中,西海岸新区已提出到2020年现代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元,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左右的目标。

  低消耗、高产出、信息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新型产业体系加速形成。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475个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其中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项目387个、产业链龙头关键项目100个;同时重点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经济、海洋生物医药、工业机器人等十大新兴产业,到2020年增加值预计突破180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突破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小微企业达到万家以上。

  老城区腾笼换鸟陆续“开花结果”。目前,我市已有100户老城区企业启动环保搬迁,占计划搬迁总数的90%以上,据测算,这些搬迁企业全部投产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将是搬迁改造前的2.5倍,年实现销售收入将是搬迁前的2.7倍。更为重要的是,我市对搬迁企业从启动到投产的全过程严格把关,所有企业都要实现环保搬迁、绿色发展,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绝不会拿到通行证,搬迁后将全部实现升级。

  改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下半年,我市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国资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城乡统筹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将全面推进和深化,必将源源不断地释放效能巨大的改革红利,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建立在现有实绩上的信心则更强大。今年以来我市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而形成的强大动能,将使全市上下对于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后劲十足。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下半年,我市将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准确把握”的要求,清醒认识自身现有优势、存在问题,继续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科学研判,既要看到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潜力,又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结构调整的阵痛依然存在等不利因素,坚韧不拔抓改革,坚决有力抓实干,全力谋求新突破。

  要抓住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建设国家级新区等重大机遇,在更新的起点、更高的平台上鼓足干劲、勇挑重担,敢于自我加压、先行先试,努力实现联动发展、突破发展。

  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在实体经济、基础设施、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等领域进行优质投资,促进引资大项目落地,落实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高端服务业企业扶持政策,重点抓好457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推动重点项目早投产、早达产。

  要加快腾笼换鸟,加强重点产业存量挖潜。一方面大力推动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努力在空间的辗转腾挪中加快转型步伐;一方面强化先进制造产业拉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支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要继续推动区域提速增效发展,加快发展龙泉汽车产业城、南村家电产业城、姜山先进制造业功能区、胶州国家级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推动红岛经济区、蓝色硅谷核心区、金家岭金融新区等重点板块建设提速。

  要以更大的勇气、更为开阔的思路、更加科学的谋划,寻找推进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进一步扩大开放优势,着力打造人才高地,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

  万事开头难。上半年,我市顶住多重压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亮点多多。下半年,我市应有足够的底气、更大的动力完成全年经济目标,让青岛经济在有质量、有效益、有内涵的新型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记者 林刚)

(责任编辑:姜丰华)

搜狐青岛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